第一卷:太平局(上部) 第十四章、三老惊鬼(上)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太平局(上部) 第十四章、三老惊鬼(上) (第1/3页)

    三个少年解除了误会,又相互通报名姓,关系不知不觉熟络许多,歇息一阵后,一起离开老林,返回了聚义庄。

    冯铁炉和赵甲见夜酩身手不凡,处事沉稳,远超常龄,都不敢拿他当小孩看待,

    回城路上,天生人贫嘴贱的冯铁炉拐弯抹角打听夜酩来历,却正中其下怀,被他诓出很多太平城的秘密。

    原来,但凡在太平城久住的居户都得去城南稷社登记入册,俗称“入籍”。

    不过与他预想不同,并非是为收取保护费那么简单。

    而是这太平城本身风水特殊,乃是一处极阴之地,唯有入籍天书之人,才能得到庇佑,避免被殃风砭骨蚀魂。

    至于其中玄理,冯铁炉也讲不清,只说这都是他那老恩师讲的。

    再者,即便是行商客旅,为避免招染病噩,也都会买块太平牌戴在腰间。

    像是夜酩这种身无分文,又无门路谋生的人,想要活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尽快离城,要么只能入行。

    而冯铁炉干的活计和牙行差不多,用文邹邹的话讲,便是“引道向善,乐生净土”。

    实则就是给孤魂野鬼介绍营生,每二百人记一事功,抵半年月俸。

    听冯铁炉的惫懒语气,夜酩瞧出他对此不钟意。

    三人闲聊间,马车已摇摇晃晃驶出山岭。

    夜酩见冯铁炉拿出一根小拇指粗细的香头点燃,弄得满车厢烟雾四起,一问才知道,这东西叫“寄魂香”,竟是一种他这行秘制的神行符,可在古城与山林间穿梭来去,能缩地成寸,倏忽百里。

    等烟气散尽,他们眨眼间已回到古城切近,夜酩才恍然那聚义庄怕是离此甚远。

    说来也怪,早晨他们离开约在巳时,从聚义庄返程时已是黄昏,但回到古城,这边却艳阳高悬,晌午未过,仿佛才过去没多久。

    冯铁炉和赵甲对此习以为常,只说两地时差一天,这等事在太平城周遭很常见,却也不知是何原因。

    但夜酩却是想到了刚来青冥鬼域时无意中的发现。

    中土和青冥两域之间也存在这种“时差”。

    若按照周天衍道说,在光阴长河中,每一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轨迹,那刚才他们所去的地方和太平城之间也该有时空阻隔才对,只是他并没看到两地之间有难以逾越的天河,反而更像是他进出山海鉴的情形,外面一天,图中可能就是半月。

    夜酩思来想去,只觉得眼前这看似普通的太平城处处都透着让人难以琢磨的怪异。

    ……

    临近北城门,赵甲因为要赶去白虎营交差抱拳告辞。

    冯铁炉则赖着没走,扛着竹幡,与夜酩一道绕向东城,大有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刀山火海都要陪他走一遭的气势。

    其实心里打得算盘夜酩明明白白,主要是对他的来历不托底,想探听一下虚实。

    上次跟蓝老怪进城,夜酩未及细看周遭,这次听嘴巴闲不住的冯铁炉介绍,这太平城东面聚集着许多富户人家,有一主五辅六条大街和十来条巷弄,沿街的买卖店铺莫不是和九行挂钩的产业,与之相比,西城熙攘街那边就有些相形见绌,住的多是些小门小户。

    两人走不多时,穿过一座形制和西城一般无二,上刻有“天下和顺”的青石牌坊,来到太平楼前。

    只见楼门前人来车往,十分热闹。

    一个年轻伙计正站在那木柱漆红的雕花牌楼下,笑意盈盈知应客人。

    夜酩一眼就认出正是那日曾见过一面的堂倌秀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