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真君庙道士施法显圣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二十二章 真君庙道士施法显圣 (第1/3页)

    赵戎一行几个年轻人,浩浩荡荡的出来城门,一路上行人不断,看样子都是往真君庙那里去的。边上甚至还有摆摊的,有卖香的,卖烧纸的,卖贡品的,还有卖茶的,看着人潮涌动。赵戎忍不住问道“今天莫非是个大日子?”

    周红鱼哼道“一看就是没文化的样子,今天是十月初十,是八关斋戒日,所以今天四方百姓前来祭拜烧香。祈求平安。这真君庙里面供奉的是红衣教的正神,江东活神仙___孙于吉”。

    赵戎奇道“什么吉?”

    周红鱼又重复“孙于吉。”

    赵戎又问“孙什么吉。”

    周红鱼大声说“孙于吉。”

    “什么于什么吉。”

    “算了,去拜神仙吧。”周红鱼见跟他实在解释不清,只好放弃。几个人继续往面里面走。

    真君庙是一个占地十来亩的道观,正门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有求必应。”院中一颗大槐树,被红绸,绿绸包裹着。

    树上挂着一条一条的,红色的许愿布条,布条下挂着两个小木板。木板上有字。有求平安的,有求发财的,也有怀春少女发情,求姻缘的。

    一个胖乎乎的姑娘看样子约摸得有一百四五十斤。虔诚的站在树下头正在写,“刘翠姑,陶青山百年好合,早生贵子。”赵戎贼眉鼠眼的扒着头在看,那女子似乎发现了什么白他一眼,哼道“无耻之徒,登徒浪子。”

    赵戎一看尴尬,惹来柳景生和周红鱼他们的一阵调笑。

    赵戎拉一拉陶青山的衣袖“陶兄弟,有人暗恋你啊。”陶青山摇头“这玩意不准的。骗骗……”

    只见那胖姑娘拿起带着木板的红绸,向上一抛,那红绸竟然稳稳的挂在了树上。陶青山一脸尴尬。看看周红鱼一眼。周红鱼哼道“看我作甚。你自己惹得风流债。”陶青山急道“我不认识她。真的。”

    看来炎城县的百姓愿望太多,把老槐树的树枝被压的有些抬不起来了。北方的十月,槐树的树叶已然变黄,落得七七八八了,有些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了。

    这时候人群动了起来,赵戎他们也跟着人群簇拥着向着大殿方向走去,那大殿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门前一块大匾“心诚则灵。”熠熠生辉。大殿前面一片空地,一个老头子的雕像半埋在土里,一众信男信女,正在磕头跪拜。

    这时候出来一个道士模样的人,站在早已布置好的案几,“今日乃是八关斋戒日,是我红衣教的大日子。众人虔心来拜,小道愿耗费十年的寿命,请来活神仙,给大家消灾解难。可是小道法力有限只能替一个人做法。还请各位香客,慷慨解囊,捐银最多者,我给他施法消灾。”

    “我捐五十两,”

    “我捐六十两,”

    “我捐一百两。”

    “我捐一百一十两”

    …………不大一会儿功夫,那道士面前的银两已经捐的快成一小山了。后来有个有钱人模样的公子“我捐一千两。”

    众人终于不再吵闹了。

    道士道“还有没有其他人出来捐款了,没有的话,我就给这位公子做法了了。”见实在没人。那公子说,“在下家中腰缠万贯,可是不幸父亲早亡,我想千金请道长做法,请我父亲上来,一续父子之情啊。”

    道长说“百善孝为先,今日难得碰到一个千金见亡故先人者的孝子,本道别说损耗十年寿命了,就是损耗二十年寿命也值得啊。”

    说着就开始,做法,闭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一会儿让开拿来一个铜镜子,左手在镜子上摸来摸去,一会儿又用右手摸来摸去,突然间只见镜子闪闪发光,众人赫然看见镜子里有个年约五十的人,好似真人一般,只见那那年轻公子,忽然跪下大喊“父亲,父亲大人,儿子总算见到您老人家了,儿子想你想的好苦啊。”又问那道长“道长我父亲怎么不说话啊。”

    那道长说道“你父亲,已然亡故,所谓人有人言,鬼有鬼话,他的话咱们凡夫俗子怎么能听到呢,唉,这样吧,我再损耗功力施法,让他的话,变成字,让你父子团圆,说几句话吧。”

    说完让开端出来一盆水,只见道长拿出一张符咒。口中念念有词。只见他“嘿”的一声,把符咒放入水中,只见那符咒上赫然显出几个字来“吾儿孝顺父已知,照顾好你的母亲。”

    众人忽然间人头攒动起来,忍不住赞叹“道长法术高明啊。竟然能铜镜显人“

    “就是就还能黄符显字。”

    ”更厉害的是把亡故的先人灵魂招了上来。”

    “咱们可都是亲眼所见啊。”

    “听说这道长只是孙教主座下,八大护法之一。那孙教主可是江东活神仙于吉的曾孙,更是法力无边。”

    有人就在下面鼓动“乡亲们,红衣教道长们法力无边。咱们多多布施,祈求教主保佑。”

    赵戎在一旁听的直咧嘴“这于吉姓于,红衣教主孙于吉姓孙,怎么就成他曾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