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龙母庙献祭大典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三十七章 龙母庙献祭大典 (第1/3页)

    临河镇龙母庙庙会,今年格外的热闹。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气氛。人潮拥挤,男男女女们巴望着头,相互物色着自己心仪的对象,等一会儿庙会仪式开始了,好献上自己的礼物。套用现在主持人赵忠祥的一句话就是“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动物们又到了交,配的季节。”

    赵戎在临河镇庙会上挤来挤去最后,终于来到了龙母庙的庙会现场,曹月明跟在身后,赵戎问道“这龙母庙为什么要修建在这里?”

    曹月明说道“龙母庙并不在滏阳河上,而是在洨河,滏阳河,漳河汦河交汇的地方。这里多条河流汇聚,上游河道宽阔,汇入这里时河道变窄,下游水面很容易上涨。同时,东行至临河镇龙母庙地区时,河道向南侧弯曲,龙母堤坝受到水流的冲击较大。此外,两岸地势南高北低,再加上河水冲刷,在每年汛期,北侧的龙母庙首当其冲,受到洪水的威胁也最大。

    与龙母庙堤坝一路之隔,便是繁华的临河镇,一旦出现溃堤,整个婴陶县甚至整个巨鹿郡都将面临着被洪水淹没的危险。”

    赵戎点点头说道“这里自古就是大陆泽防洪的关键了,”

    曹月明又说道“因百姓在这一带修庙祭神祈福而得名。黄河改道龙母庙地段,河面狭窄,岸陡水急,船多倾覆,素以险要著称,故有人修筑龙母庙祈求龙母保佑平安.”

    赵戎问道“为什么是求龙母而不是求龙王呢”

    曹月明说道“这龙母庙的修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龙母姓温,是南方人龙母刚出生遭遇水灾,因家贫无法抚养,父母将她放在一个大木盆里,放在江上任其顺江漂流,一直来到德庆县悦城,被打鱼人梁三发现。梁三想抱回家收养,但一想到自己的生活也很贫寒,于是他用力地将木盆往西江里推,但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没过多久,木盆又漂回到他跟前,他还是希望她能被家庭条件更好的人家收养,于是他再次狠心地将木盆推向江中。谁知,木盆再一次漂回到梁三的身边。梁三觉得这是上天安排的缘分,最终决定把她抱回家。

    龙母长大后,貌美非凡,聪明过人,能渔能织,能医能牧,身附神奇力量。她每天早上都去西江打鱼、洗衣服,下午到珠山放牛、纺纱织布;牛儿都很听话,山上的小鸟也会围在她身边唱歌、跳跃,与她作乐。

    -一日,龙母在河边洗衣,见一小孩子掉落水里,也飞快地跑过去把孩子救起,但孩子已经死了,只见龙母在孩子的身上摸几遍,孩子便慢慢复活了。

    又-一次龙母在珠山放牛,见一妇女因孩子夭折而伤心大哭,龙母连忙走过去,施展其高明医术,果然妙手回春,孩子起死回生。

    龙母不仅心灵手巧,劳动勤快,而且具有“辟谷”本领,又学习了岐黄之术,钻研各种医书、药典,经常救死扶伤,义务为乡里百姓服务。于是,大家都把她看成是天上下凡拯救百姓的“神女”,遂拥戴她为氏族的领袖。

    有一天,温女到江边洗衣服,突然看见水中有一颗像斗那么大的巨蛋熠熠发光,通体晶莹闪亮,于是就把它抱起来,原来是一枚石蛋,带回家里,当作宝贝一样不时地拿出来欣赏把玩。经过了七个月又二十七天,石蛋忽然裂开,爬出五条如蛇状的蜥蜴,生性非常喜欢玩水。温女把它们看作龙子,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似的细心地喂养。

    这五条小龙渐渐地长大了,温女把它们携到江边,放到水里,只见它们好像回到了自由的天地一样,上下游蹿,欢喜极了。它们玩了一会,竟渺然不见踪迹了,温女正自诧异,却又看见它们突然出现,并且每个都衔着一条鲜蹦乱跳的大鱼,放到温女的身边。温女觉得它们有灵性,就对它们说,你们既然那么喜欢水,我就不再带你们回家了,你们就在江里游玩吧!五条小龙昂着头,睁着大眼睛听完温氏的话,眼睛都流泪了,恋恋不舍地在温氏眼前游了几个来回,才悠悠地游向远方。

    第二天,温女再到江边时,那五条小龙又一起出现了,仍然是衔着鱼送给温女。从此,它们天天都给温女衔来活鱼,像孝敬母亲似的。

    后来,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一天,温女觉得江边草棘丛生,有碍五条小龙的活动,便取了一把大砍刀,把那些草棘灰色的砍掉,没想到,那五条小龙却在这时游上来凑热闹,温女收刀不及,一刀砍断了其中一条小龙的尾巴。于是,它们都游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