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风华

    4风华 (第2/3页)

下自己成了皇子伴读,也算是袁家在皇宫中的耳目了,甚至这个时候没有回河北,也不会说什么。这也是袁熙现在还能留在洛阳的原因。

    曾经辉煌的大汉皇朝虽然已经行将迟暮,但帝国的中心洛阳却依然繁华依旧。

    朱雀大街,醉仙楼二楼

    临窗的位子坐着名十六七岁的英挺少年。少年虽不甚高大却异常精壮,一双长眼炯炯有神。他一边饮酒一边注视着川流不息的朱雀大街。

    不一会店伙计揭开雅间竹做的帷幕,而后又有两人走进内室,前面一位是俊秀儒雅的十四五岁少年,后面是个格外高大魁梧,并且一脸凶悍的壮汉。

    英挺少年看了一眼两人,笑道:“显奕,莫不是袁中军又罚你去听那群老儒讲经去了,怎生如此之迟,快坐下。”

    叫显奕的少年接过伙计搬来的蒲团,坐了下去,微笑道:“曹世叔难得放你出来一次呀,子脩兄说有什么好东西要给我瞧来着?”

    原来这两少年都是京中世家子弟,前一人乃典军校尉曹操大公子曹昂曹子脩,后一人却是中军校尉袁绍二公子袁熙。

    袁熙坐下后,吩咐伙计给他的随从要了一坛子酒和一大盘熟肉。曹昂拉长脸看着袁熙身后站立的壮汉,埋怨道:“你这个许饭桶可真能吃的。”

    “难得子脩兄做东,仲康你就只管放开肚皮。不要给我面子。”袁熙呵呵笑道。

    那名凶悍壮汉咧开一张大嘴,笑道:“俺听公子的。”曹昂闻言内心叫苦同时,脸又拉长了两分。

    袁熙看着吃瘪的曹昂笑问:“到底是什么事让你如此高兴?”

    曹昂想到出来的目的,这才露出几分得意的神情,“元让叔叔从西凉商贩那里买来一匹好马送给父亲,而父亲转送给了我。”

    “难道是曹世叔遇到什么喜事么,不然怎会送你?”袁熙奇道。

    曹昂撇撇嘴道:“哪有什么喜事啊,是考察课业时我有了长进而已,父亲他们正为那些阉党的事情烦着呢。”说罢端起青铜爵饮了一爵酒。

    十常侍,是到了该清算的时候了,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死有余辜。

    不过这几个嘴上无*,半男不女的家伙,的确是有一手,只是折损了一个就安然过关了。

    确实让人失望。这几天袁熙少爷也不背书了。只等着看他们怎么死。不过袁熙也隐隐的有些担心,董卓要进城了。这洛阳恐怕要起风了。

    说到这袁熙吩咐端来酒肉的伙计退下去,他眺望着窗外远处栋栋楼阁,幽幽道:“这京城恐怕要变天了!”

    看着人来人往似熟悉似陌生的汉代街道,他的神思却不知道飘到何处去了。

    前世,那是前世吧,自己也是个无忧无虑的青年,虽然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但也曾有过梦想有过抱负。

    那次重大事故发生时,原以为自己将结束着短暂的年华。不曾想一觉醒来,居然投胎重生在这汉末,而且成了袁家的袁二公子。

    从最初的惶恐不适,到新奇狂喜,自己来到这大汉已经十四个年头了。虽然有个不错的起点和出身,但通过这些年的体会知道,在这个豪强士族把持的汉末,什么争霸天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美女也不是投怀送抱的,你得有家世有才学,不然高月更不可能看自己一眼,无他一个势字而已。

    袁熙再有才学是个乞丐的话,高月会多看袁熙一眼?开什么玩笑。

    从各方盘根错节的关系,到现实的种种情况,都预示着在这场争霸游戏中,稍有不慎就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从前以为只要有着超越历史的知识,一切还不混的风生水起。

    但在这个注重家世地位的时代,没有一个良好的出身和名望,别人什么名士猛将根本不会搭理你。就像刘备出身微末要假托什么皇族身份,但还是混到四五十岁才有那么点点起色。

    吟诗作对,王八之气一放,策士名将美人纷纷拜倒那是不可能的。好在自己有了个“四世三公”、“门阀子弟”的身份,将来袁家也将会有一票出色的名将谋臣。

    但问题又来了,袁绍虽然很器重这个二儿子,但是古代向来有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常伦,这个“袁二公子”的身份也着实尴尬。既不是长子也不是最爱,处境着实和太宗皇帝李世民一样有些难堪。

    历史上的袁熙虽然牧守幽州,但在袁尚和袁谭的内斗中,还有曹操的夹击之下,最终还是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自己会走上那断头之路么?不!让曹操刘备见鬼去吧,既然来到这汉末,那还有一点血性的男儿,哪怕要自己变得手黑心狠,玩尽权术阴谋也要做到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才不枉走来这一遭。

    当此乱世,大丈夫当提剑横行,建不世之功,成就王霸之业,如此,才不枉人生。

    所幸自己前世学的是中文,在这个时代,士族儒生还是很吃得开的。类似一些历史文献、名篇大作,还是拜读过的,而且后世的楷书等书法放到这个时代还是算是开一代风气可。

    当然三国游戏更是玩了不少,虽然没有什么实际帮助,但是这些年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历史还是向既定的轨迹偏离了一点点。

    既然学的是文科,自己就是士人了,通过卖弄一些诗文辞赋和书法得到了个才子的名号。而父亲袁绍恰好因为这举荐自己做了皇子伴读,结果自己在士人中算是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回过神来看着曹昂,袁熙不禁有种畅快的得意感,因为自己身后这个魁梧凶悍的壮汉,那可是三国有名的大保镖——许褚。

    别的什么武将名士他招揽不到,可是说起来这个许褚倒是不难骗到手。当初让仆人到陈国谯县打听之下果然有个许褚,而且在当地还颇有名气,此人天生神力又受过名师指点,武艺自是不凡。

    奈何许褚不通农务而任侠,黄巾之乱时率领宗族击退黄巾,后来黄巾平定后许褚又无所事事了,恰巧碰到来拜访许褚的袁熙仆人,道明来意邀请许褚去洛阳作袁熙门客,于是许褚就来洛阳成了袁熙的护卫。

    在袁熙招钱财揽,加上赏识礼遇下,许褚也就跟他做了随从,平日里有酒有肉跟随袁熙遛狗走马,倒也觉的日子过的惬意。

    这边袁熙心里宽慰了些,有了这个三国三大保镖之一,今后身家性命才多了一份保障。这可是自己的樊哙虎侯。

    曹昂当然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看他呆呆出神了许久,以为他思量自己的话,逐劝道:“也不用担心,我看袁中军和父亲他们已经有了计较,恐怕不久就会有动作了吧,要是我等也能一齐讨伐奸佞那该多好!”

    他曹昂也是个热血的世家子弟,又经父亲曹操行为的耳濡目染,自然会有这种想法。早期的曹操还是挺热血想维护大汉得。

    就如同司马懿不是一开始就有野心的而是后来势力太庞大无法收手即便想停也会有人推着你往前走,身在江湖身不由己,这边是朝堂。

    袁熙闻言内心却冷笑不已:你曹家三代前还不是所谓“阉宦”。

    自从作了着袁家二公子,他对曹家向来都是缺乏好感的,只是现在脸面还没有撕破,表面工夫还是要做的,而且此时曹操和袁绍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这无关好坏这是政治立场问题,战场上将来是敌人,私下还是可以叙叙旧情的。曹昂接着说道:“对了显奕,父亲又称赞你了,说你前些时候做的《帝京》简练直接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