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讨董

    16讨董 (第3/3页)

    公孙瓒犹豫了下,低声道:“跟随刘玄德,现担任军中马弓手。”

    袁术因为俞涉被斩之事正生闷气呢,闻言脸色一变,大怒曰:“好你个公孙瓒,他一弓箭手,怎敢乱言!小觑我军中无大将?来人,给我轰出去!”

    曹操急忙站起来劝道:“公路息怒。此人既敢说这样的话,想来也有一定的本事;咱就让他出马战它一阵,如其不胜,再与责罚,如何?”

    袁绍摇头道:“让一弓箭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

    曹操不以为然,轻声辩解道:“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如何知道他是弓箭手?”

    后面的袁熙心里叹了一声,后来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看来可不是一时半会积累的恩情。

    关羽看了曹操一眼,拱手淡淡道:“如我不胜,敢请盟主斩我。”、

    只此一句,饶是袁熙也暗暗折服,一时帐中众人看他的眼色都不一样了。

    曹操让下人打了热酒一杯,端着上前道:“英雄请干了这杯,再斩那华雄!”

    关羽一摆长袖,走出营帐,帐外马声响起,众人正愕然间,就听外面传来关羽的声音:“酒且放着,我去去便来。”

    曹操看着帐外,喟叹道:“真乃豪杰也!”

    袁术出言讥讽道:“量一马弓手尔,能出什么幺蛾子?”

    袁熙嘴角抽|搐,这个二叔为什么就喜欢给自己加戏呢?

    就在这时,一众人等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嘈杂大起,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帐中众人正面面相觑间,想要派人去看看什么情况,就听到外面马蹄声响了起来。

    只见关羽单手提着提华雄的头颅,掷于地上,一言不发取过曹操手中的酒杯,敬了一敬,仰头饮尽。转身走回了刘备的身后。

    曹操呆呆的看着摔在地下的酒杯,上面还冒着微微的热气呢,可想而知其酒尚余温。

    帐中众人皆是呆楞过后,纷纷开始夸赞关羽。如此英雄,帐中之人,谁能不服?

    袁熙微微感慨道:“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他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足够众人听着,其他人夸奖也就英雄豪杰之类的肤浅之词,袁熙这么一来,立即把众人比了下去。

    此诗若是能流传下去,关羽之名定会流传千古。今天之事恐怕也能成为关羽的封神一站,一时大家看关羽的目光不是恭维,而是热切了。

    关羽抬头看了前方那年轻的公子一眼,微微颔首示意。

    袁熙有些受宠若惊,但举止还算得当,也微微点头回应。

    自己只是盗诗一首,就引来关羽的关注,只怕现在在关羽心中,自己比曹操还有深刻的印象。

    只是可惜关羽毕竟是刘备的人,这样的猛将要是能跟着自己,袁熙觉得就算父亲败了,他也有崛起的资本。

    可惜,可惜了。除了有点讨厌日后要与袁绍争雄,把袁家给灭了的曹操,袁熙对于脑海中的其它大部分英雄人物,还是都很尊敬的。

    就在众人恭维关羽,贺喜刘备的时候,刘备身后一个黑脸大汉道:“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如咱们直接杀进去,活捉董卓如何?”

    袁术一听心里又是怒火燃气,喝道:“我等大臣尚自谦让,你一县令手下小卒,怎敢在此耀武扬威!来人都给我赶出去。”

    曹操上前一步道:“袁盟主之前也说了,有罪罚,有功赏,你何必在乎别人的身份?”

    袁术哼道:“既然你等只重视一县令,我当告退。”

    曹操忙劝道:“公路大事为重,岂能以一件小事坏了大事?”

    看着袁术犹不满意,袁绍只能让命公孙瓒暂时带着刘备三兄弟回寨。其余等人也慢慢都散了。

    关东联军主帅大营,各领兵诸侯都汇聚一堂商议讨伐大计。袁熙跟在袁绍后面,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一时呼吸都有点凝滞。

    这里面全都是日后的风云人物啊,自己居然也有幸能认识,要是能结实一二,也不枉前来一次了。

    洛阳。相国府。

    西凉将领陆续到来。李儒、吕布、张济、李榷等皆至。

    还不等众人到齐,坐下,董卓就咆哮不已。

    “袁绍真是找死,老夫好心绕他一命,现在竟然敢对抗朝廷,谁愿意提兵灭了这厮”

    众人还没反映过来,就见吕布起身请命“如义父不弃,布愿提一万兵马,剿灭袁绍,将他首级献于厅下”。

    “哈哈哈,我儿英雄,老夫甚慰”董卓大笑,就想答应。

    李儒赶紧起身,阻止“不可,主公。袁绍只是疥癣之疾,关东诸侯才是心腹大患,不可舍本逐末呀”。

    “那以你意见,此事应当如何?”董卓虽然心中不满,但是自己手下第一谋士的话,还是要听的,虚心请教一下。

    李儒献计道,“主公首先要加强对朝廷的控制,遇到可疑投敌的,宁杀错,莫放过。”

    “对对,特别是袁隗那几个老家伙,一定要先干掉”,董卓表示赞同,一脸期待的等着下文。

    李儒也没上他失望“其次,要拉拢一些诸侯,比如刘表、刘虞等汉室宗亲,让他们不帮助诸侯,就成功了一半”。

    “对,好,好”,董卓表示完全赞同。

    “最后,主公可一边加强虎牢关的防务,一边集结西凉大军,坐等诸侯到来,一战定天下,剿灭诸侯,如此天下大定也”说道这里李儒一脸兴奋,很是期待。

    李儒确实是这个时代顶尖的谋士之一。

    “老夫有文优,可高枕无忧呀”,听了李儒的计策之后,董卓心中大定。

    李儒,随意的笑道,不过还是有些担心。

    “西凉是我军的老家,不可不防,当有重兵防守”,一将领插话道。

    董卓抬眼看去原来是西凉骁将张济,这建议提的很好呀。

    “张将军,所言甚是。就令你率飞熊军三万驻防长安,保守西凉”

    “是,相国”,张济大喜,领命。

    李儒刚想出声拒绝,怎么还没开打就先想到退路了,不想董卓嘴快,已经同意了。

    还是用西凉最精锐的飞熊军,看来主公已经有点丧失以前的志气了。李儒虽有点失望,但也没阻拦,还对董卓抱有幻想的。

    “其余将领,率麾下兵马,集结洛阳待命,准备大战”

    “领命”

    “是”

    “诺”

    众人领命,鱼贯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