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禹后人

    第五章 大禹后人 (第3/3页)

 周考心道:看在母亲的面子上也好,真心诚意也罢,这中间又有什么分别?无奈之下,他只得对琬姒深深一揖,说:“周考诚心将此玉赠与表妹,只盼表妹收下。”

    琬姒听了,这才缓缓接过周考之玉,又将那块彩玉放入周考手中,道:“此玉或有守正辟邪之效,望表哥能随身携带,幸勿失却。”

    周考依言将彩玉放入怀中,看着琬姒似笑非笑的神色,只觉这表妹的心思实在难以捉摸。

    几人正在房中闲聊,只听一个仆人在外通报:“小姐,少主公请您和两位周公子到正堂说话。”

    琬姒应了声:“知道了。”转而对周考二人说:“父亲召唤我们,许是谈论去朝歌之事,我们这便过去吧。”

    三人来到正堂,拜见过莘甲、周昌夫妇后,莘甲说道:“商王即位的日期已经临近,因此我们明日便须渡河前往朝歌。琬儿,你今晚命下人收拾行装,做好准备。”

    周昌也对周考和周发叮嘱了一番。周发知道又要启程上路,心中有些惴惴,说道:“离开莘城,要是路上再遇到犬戎人怎么办?”莘甲哈哈笑道:“发儿不必担心,过了蒲坂渡口,只需再走两日就能到虞国,那时就很安全了。”

    周发不解地问:“虞国很厉害吗?为什么到了虞国就安全了?”莘甲微笑不答,反问道:“你可知道舜帝是谁吗?”周发立刻答道:“发儿知道,舜帝是上古天子,尧舜禹三圣之一。”末了他又加上一句,“琬姒表姐说过,我们都是大禹的后人。”

    莘甲点了点头,说:“不错,舜帝就是和禹帝齐名的圣德天子。正如我们莘族是大禹的后人一样,虞国人就是舜帝的后人。”

    周发惊讶的睁大双眼,说道:“原来舜帝也有后人留存至今,那么母亲大人所说的那些上古传说都是真的了?”

    莘甲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又接着道:“不仅如此,虞国还是一个非常富庶的地方。虞国境内有盐池,每年产出的湖盐,不但可以供给大邑商和周边各方国,甚至连西戎和北狄也有贾人远涉千里,用牛羊、狐裘、宝玉来换取盐巴。正因如此,虞国是个大方国,城内的守军通常都在一万以上,不要说位于西北偏远地方的犬戎,就是土方和鬼方也轻易不敢进犯。”

    周发虽然对于当时盐的矜贵毫无概念,但是也明白了虞国是相对安全的所在,心下顿时释然。他与周考正待告辞,太姒忽然问道:“考儿,你腰间系着的玉佩呢?怎么没有见到了?”

    周考一怔,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正寻思间,却听琬姒接道:“姑母大人,今日我送给表弟一副石磬,给表哥一块彩玉,不过都是我的一些玩物,聊表心意而已。谁知表哥执意要将他的玉佩当做回礼,因此琬儿便收下了。”周考此时也只好顺水推舟,说道:“未曾事先禀明,请母亲大人勿怪。”

    太姒听后微微一笑,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们兄妹互相亲近,这样很好。你们去吧。”周考等三人这才告退离去,周昌与太姒也辞别了莘甲夫妇,回到自己房中。

    周昌道:“我们也早些歇息吧。”太姒一面服侍周昌脱下衣裳,一面若有所思地说道:“考儿身上的玉佩是我给他的,平时考儿颇为珍视,怎么今日会送给琬儿呢?”

    周昌漫不经心地说:“方才琬儿不是已经讲了吗?考儿是当做回礼,把玉送给琬儿了。”

    “女孩儿家的心思,你哪里会懂?”太姒笑道,“我看那两个孩子的神色,似乎并不象他们说的那么简单。”

    “这还能有多复杂?”周昌躺在卧榻上,太姒为他盖好毛毯,周昌闭目而寝,浑不在意。

    “男女之间互相赠玉,或有当作信物之意。琬儿这丫头很是聪明乖巧,依我看正是考儿的佳配,他二人若果真有意,倒也是门当户对的一段良缘。”

    周昌这才睁开双眼,皱着眉说:“考儿与琬儿是表兄妹,此事如何能谐?”

    太姒不以为然地说道:“商人王族之中,表兄妹通婚事属寻常,并不少见,这便是所谓亲上加亲。古人虽有同姓不婚的规矩,可考儿与琬儿既不同姓,又不同氏,怎么不能成亲?”

    周昌无可辩驳,只好说:“他二人年纪尚幼,谈婚论嫁还早了点。”

    太姒道:“夫君当年迎娶我于渭水河畔时,只比今日的考儿大四、五岁而已;我当年不过十七岁,也只比琬儿大了不到四岁。倘若大哥和嫂子也能同意,大可先将这门亲事定下来,待过几年再迎琬儿过门不迟。此事于莘周两家都极有益处,夫君何必迟疑不决?”

    周昌拗她不过,便道:“考儿的婚事,由夫人做主便是。”

    “考儿是你的长子,他的婚姻大事,你怎么这般不上心?”太姒对周昌的反应感到很是诧异,一点不像往日那个遇事果决机断的周侯。她挨着周昌身边躺下,心中暗想:待我明日先探探琬儿的口气,再做定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