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进入魏国

    第三十三章 进入魏国 (第2/3页)

量也好奇的推开窗户,看着外面的场景。

    出乎他意料的是,本来以为古代人口这么稀少,所以路上应该没有什么人,没想到这条出城的道路上却热闹的很,虽然不算比肩接踵,但也可以说是熙熙攘攘了。

    路上的行人并不算多,只是三三两两结伴同行,比较多的是成群结伴的商队,他们大都是近百人一起,携带着许多辆马车和货物,看起来浩浩荡荡。

    反而像垣衡他们这样单独一辆马车的,倒是不太多见,只是偶尔看到零星的两三辆,而且大都是有好几名奴仆随侍在两边,一看就知道是贵族或者富商之家。

    邯郸城在赵国的南部,几乎是属于赵国的最难端城市了,是差不多与魏国接壤的样子,所以杨量他们从邯郸城出发,驾驶马车大概只需要两三天的样子,就可以到赵魏二国的边境了。

    现在社会的生产力还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对于能源的需求并不高,所以生态环境比现代社会不知道高出多少倍来,杨量一路观察下来,发现赵国的绿化水平非常高,道路的两边几乎都是茂密的树林,还点缀以色彩鲜艳的花草,这样的美景甚至让杨量产生了一种自己正在踏青旅游的错觉。

    虽然说马车并不算颠婆,但终究比不得在平地上,二人行驶了大半天,杨量渐渐感觉有些难受了,身体长久不接触坚实的地面,产生了一种不自然的虚空感。

    不过好在这时候天色也已经暗了下来,路上同行的一些商队和旅人也已经驻扎下来准备过夜了。

    垣衡找了个偏僻的角落,既不会和那些商队旅客离得太近,也不会独自落单,毕竟在生态环境如此之好的古代,谁又能保证野外不会突然蹿出来一只野兽呢。

    那些商队虽然都是商贾之家,当中并不曾有什么贵族人物,但却是极会享乐的。

    他们动辄百余人出发,队伍中除了一些必要的侍从和打杂人员外,剩下的多是一些容貌俊美的少男少女,他们多是自愿或者被迫卖给商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商品,跟随着商队一起到别国,希望能被贵族买下。而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种身份不但不会受到看不起或者同情,反而能被选中也被看成是一种荣耀。

    眼看着那边搭起了一堆堆篝火,厨师架起了几口大锅,开始烹饪晚餐,乐师也开始奏响乐曲,虽然节奏悠缓,但听起来却别有一番复古的风味。

    那些少男少女身着华丽的衣物,聚在一起说话调笑,他们的声音清脆如银铃,在这野外的夜晚中显得格外空灵。

    垣衡也在马车附近搭建起了一堆篝火,从马车中取出了一口看起来黑漆漆的锅,以及一些肉干和面食。

    他又点燃了一支火把,在周围照看着,然后在一个角落里拔了一些看起来形状有些奇怪的野草。

    他们所聚集的地方正好是在一条河流的旁边,垣衡去取了一些水,将那些野菜洗干净,又将锅中盛上一些,随后便架在篝火堆上,待水煮沸之后,将肉干,野菜与面食一同丢了进去,加了一些盐块,便盖上了盖子,在一边坐了下来,静静的等待。

    杨量被这一通操作秀的张大了嘴巴,作为一个厨房小白,他倒是没想到垣衡看起来是个粗犷的老爷们,但是煮起东西来倒是像模像样的。

    吃食煮好之后,垣衡先是给杨量盛了一碗,虽然卖相看起来有些不忍直视,但因为有肉干,所以滋味十分浓厚,那些看起来形状奇怪的野菜有着十分清新的香气,刚好中和了肉干的油腻。

    杨量一连吃了两碗,然后便摸着撑的圆滚滚的肚皮,靠在了马车边不肯动弹了。

    商队那边依然篝火通明,他们携带的食物种类更多,所以那香气也更为馋人,不过杨量现在已经吃饱了,所以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诱惑力。

    而那些独行的旅客就不同了,选择步行的人多是一些连马匹都购买不起的平民百姓,他们身上带着的食物本就十分稀少无味,加上连天的赶路更是饥肠辘辘,闻到这样诱人的香气,有些脸皮厚的就凑上前去讨要了。

    那商队的主人倒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只要是上前讨要的,都能分到一碗肉羹,于是食物的香气在这夜色里就散播的更远了。

    垣衡对这些商队的食物和表演统统都没什么兴趣,他吃完之后默默收拾起了碗筷,剩下的食物就直接装在锅中,等第二天早上起来还能再吃一顿。

    收拾完之后,他便催促起没见过世面,正在向商队那边张望,看那些少男少女表演的杨量,让他赶紧收拾收拾进马车入睡。

    杨量不情愿的简单洗漱了一下,爬进了马车,垣衡还贴心的给他铺好了被子,杨量心想,这和在赵王宫里面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区别嘛,然后便钻进了被子,伴着外面隐约的舞乐声沉沉的睡去了。

    第二天醒来之后,杨量用盐简单的漱了漱口,收拾了一番之后垣衡又带着他重新上路了。

    那些商队因为人员众多,装备复杂的缘故,所以收拾的比较慢,垣衡驾驶马车将他们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不过这些商队虽然人员众多,但是行进速度倒是很快,快要傍晚的时候,杨量在马车里昏昏欲睡,突然又听到后面传来大队人马吵闹的声音,开窗户一看,那些商队竟然又追了上来。

    还是一样的驻扎生火,又是一夜的歌舞升平,就这样过了三天,第四天下午的时候,垣衡将马车停了下来,叫醒了睡着的杨量,告诉他,他们已经快要到赵国的边境了。

    杨量揉了揉眼睛,睡眼惺忪的起身,向周围看了看,发现垣衡将马车停在了一个隐蔽的角落,再往前去一些,就是赵国边境了,出了城门之后再过一个山头,就到了魏国的边境。

    这时候的国家对于国界的划分还大多数是依据山地河流等自然地貌,并没有什么明确的国界线划分,所以在二国地界模糊的地带,就经常有两国的人民私下做交易,久而久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