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驴叫声声向东行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五章 驴叫声声向东行 (第1/3页)

    谷雨后,干打垄,湿插秧,山上正是采茶忙,肖雨在青山客栈掌柜的惊愕的眼光中,牵着小毛驴向东而行,出门前,看了下那天上云厚,说不定下午有雨,特意换了一身短打扮,戴着斗笠前行。

    肖雨坚持走回去,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一直以来,师傅都说自己宜动不易静,必须走动舒展身体,活动经脉,好舒筋活血,散发寒气,多年来肖雨和师傅山下游历基本是以走路为主。

    一路上,倒是山明水秀,草长莺飞,时不时响起呃——啊的驴叫声,肖雨哑然一笑,这是怕自己路上冷清,送了头叫驴哇。

    出大西州,肖雨选择的是官道,东去七十余里才到雀儿山,翻过雀儿山,便是松林山,出松林山就到泸州地界,进泸州向东南而行,便是大周西岳大明山。

    一路人来人往,有挑担的,最多的,是往来的拉货的牛车和马车,偶尔也见出来踏青的,大多数人来去匆匆,路上的挑夫和车夫,脸色都坚毅平和,脚步有力,不畏生活艰辛。

    快到响午时,肖雨走了大概有二十余里,便看到前面路边有一小村子,大概十几户人间,路边开了一茶肆,也就是搭了两个大大的草棚和两间草房,摆了三五张长桌,边上摆了一张张长板凳。

    好多人就着农家大叶茶吃着东西,一般的,都吃熟地瓜红薯,还有的,是看不出什么做的杂粮烙饼,一吃完就,在茶碗旁边拍上一个铜钱:“老板,走啦。”茶肆伙计去收碗收钱。

    也有是看上去是掌柜模样的,还有的像是出来踏青的,走到那棚子下面坐好:“伙计,来壶茶。”接下来,便拿出精致的点心,细嚼慢咽起来,最后喊道:“结账。”伙计赶紧跑来道:“承惠五个铜子。”

    肖雨坐下后,叫了碗大叶茶,本来是买了水囊装了水,想想还是坐着歇息会,路徒遥远,不能一下走累了,当他吃起早上在青山镇买的面饼时,紧靠旁边有人起身要走,那人没走几步,只听得茶肆伙计喊道:“嘿,这位大哥,茶钱还没有给那。”

    边上的大汉立即涨红了脸皮,嘴里嚷了起来:“我马元经常往来于此,经常在此歇息,那次少过茶钱,我今天给过的,不信问这位小哥。”

    肖雨对面,坐着个穿着灰色破旧长袍的中年男子,读书秀才模样,正要站起身来分说,这大汉眼睛朝他一瞪,登时嘴里轻声嘟嘟嚷嚷的,又坐了下来。

    争吵声中,茶肆老板从茅屋中走了出来,却是一位白发老妇人,肖雨站起来转过身去,面对着大汉,这大汉身长八尺,身材魁梧,身上肌肉虬结,脸露凶相。

    见老妇人要说话,肖雨抢着道:“这位大哥,看样子,如果我说是看到了,那么这一文钱就是我偷了,如果我说没有看到,就是冤枉你了,是吧,那么我倒是说看到呢,还是说没有看到呢? ”

    这马元怔住,看着眼前这少年神情自若样子,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又转头看看,好几个脚夫站了起来,都是看着他,不等老妇人开口,一踏青的青年走过来说道:“看样子,你是雀儿山马家庄的吧,马志高的庄子里,怎么出了你这个败类,一文钱的便宜也要占。”

    马元一见那年轻人面相,赶紧在桌上放了一枚铜钱,转身灰溜溜地走了,老妇人赶紧道谢,这年轻人挥挥手,也不啰嗦,坐着马车走了,有认识这年轻人的人道:“这人便是雀儿山九里镇的夏亭长,好像和马家庄少庄主马志高是好友。”

    肖雨付了茶钱,也不多话,牵驴继续东行,到雀儿山,还有将近五十里路呢,而且路上,不一定有歇息的地方,估计今天要走夜路了。

    一个多时辰后,天上下起毛毛雨来,肖雨赶紧拿出草鞋换好,将背篓用布盖好扎紧,蓑衣披在毛驴背上,一些挑夫和车辆的行进速度,陡然加快了起来,幸亏雨没有大起来,路上倒也不泥泞,这天色临近黄昏,路上一行人,也没有停下来歇息的意思,估计大家心思一样,赶到马家庄歇息,大多少挑夫,就到马家庄。

    夜色渐浓,肖雨感觉肚子已经饿了,准备拿些干粮出来充饥,顺便点个灯笼,突然发现,中午坐自己对面喝茶的中年秀才,正打着伞,一瘸一拐艰难向前走着,就快走几步,对秀才道:“先生可是崴了脚?”这秀才苦着脸道:“本来乘着空闲,回马家庄一趟,那个知道,被一小石头坏了事。真真苦也”。肖雨道“我正要经过马家庄,先生可坐我这驴回家。”这秀才千恩万谢,肖雨叫人帮忙扶秀才上了驴。

    肖雨记得秀才中午就喝了碗茶,便从背篓里面拿出两个饭团道:“先生你看,只能请您吃个冷饭团了。”这秀才喉咙动了几下,嘶哑着道:“无妨,无妨,有吃就好。”话说完,便接过去,狼吞虎咽起来,肖雨笑了笑,递上了水囊,这秀才吃完,抬起头猛灌了几口水,嘴唇却刻意不碰那水囊口,以至呛得咳了起来。

    听这秀才讲,他是青山镇上一私塾教习,昨天东家刚刚付了些银两给他,正好这几日有空,东家带小孩出门游玩几天,所以今日送钱回家,估计家里也快断粮了,他也是马家庄人,又说起庄子民风还是比较好的,在雀儿山,也是比较大的庄子,大多数人还是好的,说完,又看了看肖雨。

    肖雨又问起雀儿山一些事情,马秀才随即一一讲来,马秀才看肖雨虽然一身短打扮,但是谈吐是读过书的样子,便说起自己马得云累试不中,怀才不遇的境地。

    马秀才又说起,自己双亲俱在,自己成家较晚,育有一双儿女,以前靠父母务农维持,如今岁数已高,耕作不如以往,家境每况愈下,自己只得出来谋生补贴家用,一路上是自叹不已,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肖雨也告知他,自己是出来游学,如今是返乡。

    那些挑夫,一路上就短短歇息了两次,半夜已过,才赶了到马家庄,这庄子口,是一个很大的晚市,那些挑夫和那些掌柜,都在交割拿钱,很快将货物又转与他人,运到其他地方赶早市。

    马秀才不让肖雨找客栈住下,一定要去他家歇息,肖雨也就同意了,走一天确实累。

    当秀才敲门,开门的,是一白发老翁,还拄着拐杖,在朦胧的灯笼的下,似乎站不稳的样子,进去后,又将他老婆叫起,一番忙碌后,将柴房收拾干净,铺了一床被褥,让肖雨歇息,而毛驴,正好将家里的谷草喂了,看夜已深,乡下也无甚讲究,就赶紧睡下了。

    山村的早晨是宁静的,耳边只有偶尔的鸡鸣,天上已经下起了雨,本来肖雨想打拳活动下身体,看看天气,也只能放弃,边上厨房里面是热气腾腾,看样子,是秀才媳妇在做饭,秀才看见肖雨出房,赶紧过来,安排肖雨洗漱。又见老翁捧着一些秸秆在喂驴,老妇人在擦洗桌椅。

    一会功夫,早饭已好,秀才招呼肖雨吃饭,桌上摆了几碗面饼,还有新鲜的野菜菌菇汤,肖雨慢慢吃着,看这一家子面黄肌瘦的样子,心下叹气,看来是,人人有苦皆不同啊,两个孩子皆不活泼,只是低头吃饭,看样子,好久没有吃过饱饭了,桌上的吃食,估计是今日起早买回做的。

    刚刚吃完,肖雨就要告辞,马秀才看天还在下雨,要肖雨等雨后再走,肖雨说无妨,已经习惯雨天赶路了,况且这驴,李延平已经处理了一下,不怕路滑,秀才见留不住,只得帮忙整理东西,肖雨与马秀才一家人告辞而去。

    肖雨起床后,就将被褥理好,整理东西的时候,在被褥里塞了两锭银子,想这一家的日子,也能够轻松一段时间,心想,如果师傅看见了,肯定说自己是烂好人。

    雨中的山路并不好走,雀儿山不是特别高,但是有四个山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