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黄石公

    第17章黄石公 (第3/3页)

子房,关中后方稳定,运输粮草,器械等,就靠你负责转运了!”

    “臣明白!”

    张良说道,退去。

    不久之后,张良送来黄石公留下的兵法。

    项羽翻阅着,却是笑了。

    留下的兵法,本质上是《太公兵法》,姜太公所著。

    史书记载,张良在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谦恭有礼,甚至跑下桥去捡黄石公的鞋子,赢得黄石公“孺子可教”的赞誉,于是就把太公兵法传给了张良。

    奇怪的是,无数人读过太公兵法,但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却只有张良一个人。

    是张良天赋过人,举一反三,还是除了黄石公传给张良的,其他都是盗版的。

    项羽闭上眼睛,仔细思索着。

    张良遇黄石公的事,没有第三人在场,自始至终只有张良和黄石公两个人。那么问题来了。

    这件事可能是张良杜撰的。

    那为何如此?

    张良似乎要证明,他只是普通人,因为得到奇遇,得到天人传授,才走向崛起。

    本质上一般。

    就好似斗破当中,消炎因为遇到药老才崛起,没有药老,消炎只是普通人。

    可事实上,消炎没有遇到药老,也是资质顶级,未来可成为斗皇,斗宗。

    记得有本小说,叫斗破之我的戒指呢。

    猪脚没有药老,可照样是一代天骄。

    张良的能力来源脉络清晰,是来自于遗传和家庭熏陶。

    张良的祖父和父亲担任过韩国五位王的丞相,秦灭韩国时张良家还有三百多奴仆,也算得上大富之家。

    有了这样的政治资源和财富,真正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耳闻目染之下,张良又是天资出众,拥有别人无法比拟的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

    再加上张良自小体弱多病,长于读书思考的性格,运筹于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就不足为奇了!

    黄石公,应该是张良在虚构的一个人物。

    “卫缭,是参谋长类人才,善于出谋划策,可不善于临阵指挥;同样,张良也是一位出色的的参谋长,却不是出色的将领!”

    项羽隐约有一些猜测。

    忽然发现,在竹简当中有一个绢帛,上面有一副图画,还有各个小篆,讲述着天人奥秘。

    ……

    PS:求收藏,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