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幸福村

    第一章 幸福村 (第2/3页)

00元,也就是说1988年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换算成今天的物价,价值2万多。算了下大部分工人的工资,一年都买不起。

    ……

    幸福村两面环山,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山地不是地势陡峭就是土少地贫。这样就造成干活很累,产出却少得可怜的局面。

    周边村里的大姑娘一听媒婆说男方是幸福村的,立马头摇的像拨浪鼓。就是本村的姑娘,也都是一心想着嫁到大洋镇周边村庄,那里地势平坦,田多地少干活轻松。

    据不完全统计,幸福村的光棍上至八十,下至三十,应有尽有。

    种种原因,也造就了幸福村的男人们从小就学会努力奋斗,会读书的,努力考上大学;会做生意的,努力在城里买房;什么都不会的,外出务工……

    幸福村的人有一种韧性,肯吃苦,敢开拓,善于在穷山恶水中创造奇迹。

    幸福村有句古话:就是摔倒了也要抓把泥。正是因为这种不屈服的性格,即便在如此“硬件”设施奇差的环境,从古至今仍然养育出一个个名人。

    如某朝一代名宰,绝世文豪,民国骑兵师少将……

    幸福村的人特别能吃苦,到了城市里,无论是工厂还是建筑工地,他们都能赢得老板的赞赏。

    ……

    幸福村最高的山叫五重山,五重山其实并不是一座单一的山峰,而是以五座子母峰形成的山脉,绵延十余里,呈扇形,刚好将村落半个阴阳鱼环抱在内。

    五重山的五座山峰,两端低,中间高。那最高峰位于中间,高约五百余米,就像一个母亲养育着四个孩子。

    在二十世纪初期,国家实施封山育林后,山上已是树高林茂,苍翠蔼然。据说最高峰有几棵粗壮的松木,需要三四个成人合抱。

    左右两端偏低的山峰呈绵延的丘陵状,最高处海拔也只有百余米。而绵延的丘陵地貌,正好方便了村民开发。

    一片片梯田状的土地,养育着幸福村几代人。

    当年一首“南泥湾”传遍大江南北之时,在幸福村也掀起了开荒热潮。

    家里劳力好的,就在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之处开荒。反之,劳力差的人家,不是土地贫瘠,就是要到海波最高之处才能找到一席之地。

    到了二十世纪以后,壮劳力都去了城市讨生活,村里只剩下了993861部队。99代表老人,38代表妇女,61代表儿童。缺失了壮劳力的村子,也就失去了往日的生气。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五重山上的地大都荒芜了。

    当然也有极个别人家的列外,就像沈富贵家。

    沈富贵今年25岁,18岁那一年就入赘到村里沈如花家。

    此时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