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百济飞书

    第十二章 百济飞书 (第2/3页)

的情况如何。”

    “这封奏疏似乎来得比预期要慢很多,若是按照正常的旅程,郭务悰一行人早就应该到倭国了。”

    “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回音,或许倭国境内出了什么事?”蔡吉祥做出了合理的猜测,李弘心里更着急了。

    能出什么事?

    很显然,郭务悰率领的这百十来号人,去到倭国就是去讨钱的。百济和新罗两国是世仇,打来打去是基操。

    新罗倒是经常供给镇守百济的唐军粮草和军需,这也是他们应该做的。

    唐军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维护了新罗的安定的,若是唐军撤离,百济必定会迅速和新罗开战。

    “你们说,他们去倭国能讨到军需吗?”李弘愁容满面,言语之中充满了怀疑。

    蔡吉祥虽然可以简单传话,但是朝政上的大事,并不是他可以置喙的,没过多久,戴至德和李敬玄就被带进了大殿。

    两人听到问话,亦是无言,最后,还是更加老成的戴至德主动出来接锅。

    “老臣想来,大概是没有问题的。”

    “务悰在百济多年,对当地以及周边的情况相当了解,此番出使,肯定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相当有把握。”

    “不过,老臣也有一个担忧,倭国狼子野心,一向吝啬,他们能够筹措到多少军需,实在是说不准。”

    “若是不足预想的一半,我们是不是也要早做准备,支援百济守军。”

    李弘颔首,这倒还是个老成持重的办法,百济守军多年鏖战又在异国他乡,孤悬海外,朝廷必定要给他们充足的支持。

    不管是粮草还是钱财都是必须的,然而,钱财尚且容易筹措,困难的是粮草。

    准确的说,是粮食。

    就在几天之前,他还和戴至德商议,该想个办法,切实的提高粮食的储量。

    长安城百姓的缺粮问题还没有解决,又如何给前线调拨粮食。

    “戴卿,司农寺那边可以拨出粮食来吗?”

    戴至德恭谨应道:“老臣已经核对过了,如今京城周边的各大粮仓,储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