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雁门发展破旧规,行刑场上心灰冷 第七十一章 王佐之才 荀彧谈雁门未来

    第二卷:雁门发展破旧规,行刑场上心灰冷 第七十一章 王佐之才 荀彧谈雁门未来 (第2/3页)

人,乃是我汉朝的肱股之臣,可我等三人进入雁门郡以来,却未发现有何不同之处,不知杨镇北可愿与我白身谈论治世一道,一解我心中之惑?”

    “那是自然,三位远道而来,帆又怎会让三位失望而回?”荀彧的问题正是杨帆这两个月所思考的问题,只见其说道:“帆初到雁门,手下均是带兵之人,苦无文吏相助,才一直把政务拖到此时,原先各县县长虽能力平平,但也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如今三位到来,正是帆大刀阔斧之时。”

    “哦?愿闻其详!”

    杨帆的这一番话颇有几分道理,荀彧随即放下心中的成见,静静聆听。

    “我雁门百姓稀少,不比中原之地,故而帆早就下令招收流民安置各县,如今已有近五十万户,二百五十万余人;人口多了,随之就是粮食问题,这点在两月前,帆就组建了一支十万人的屯田营,专门负责屯田,现在我雁门郡新开垦出的农田就有一百多万亩,只待来年开春,洒下粮种,明年,我雁门将不会有饿死之人;其三,帆已组建商业司,在雁门各处广开酒楼、客栈,已促进雁门经济,现在也是小有规模。”

    杨帆先是把自己先前做的政绩讲了出来,让眼前这三位大能评论一番,也好拉近之间的关系。

    “杨镇北此举大善,招收流民是为增加人口;屯田开地是为增加粮食;经营酒楼、客栈是为钱财来源。明年百姓定衣食无忧,但彧心中有几个问题,还需将军为我解惑。”

    荀彧不亏是政务能手,眼光果然独到,一下就点中了杨帆这三个举措对以后带来的作用。

    “文若但讲无妨,帆洗耳恭听!”

    能得到大才的指点,杨帆自然高兴,当下说道。

    “将军招收流民,可有给其谋生之路?雁门郡人口暴涨,是为粮食从何而来?难道将军要一直用军粮供养吗?将军屯田开地,所产之粮打算用于何处?那么多的田地,雁门世家该作何感想?将军可有考虑过与这些世家日后的关系?酒楼客栈,是可以让一些流民找到谋生之道,但目前雁门百废待兴,百姓们哪来的钱去挥霍?”

    荀彧随即根据杨帆的三条政策找出其中漏洞,一连说出了数个问题。

    “这个,本将还真是没有想过,不知文若可否为我解惑?”

    荀彧侃侃而谈,语言之犀利,方向之明确,却是令杨帆有些汗颜,当下连忙问道。

    “将军此举比之其他太守要高明数倍,已是人中翘楚,彧心中倒是有几条解决之策,能为将军解惑,就是不知将军敢用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