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圣医徒弟忆往事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十九章 圣医徒弟忆往事 (第1/3页)

    忆往术,是一种提取人记忆片段的术法,属于高阶灵术。凌云门只有沈落衡会施展。记忆是属于个人隐秘的东西,但现在无暇顾及这么多。

    沈落衡吩咐道:“去找面镜子来。”

    “忆往术,起!”一道金色灵流汇入刘润额尖,沈落衡闭眼在他的识海中探知。

    “找到了。”沈落衡一挥手,将摄取的记忆投掷于姜月绒找来的铜镜上。

    忆往术会让受术者昏迷一段时间。

    几个人坐在桌边,镜中呈现金陵长街的场景。茶肆酒坊,吆喝摆摊,好不热闹。

    一位穿戴华丽的小公子垂头丧气地走在街上,没注意被前面的人撞到,跌进下雨过后的水坑。

    “你没长眼吗?”

    那人跪在地上连连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几个乞丐交换了下眼色,慌忙走开了。

    “你……”刘润正欲骂人,见到撞到他的人是一个少年,年纪跟他差不多,十二三岁的模样,脸脏兮兮的。左脚踝还在流血,伤口深可见骨。

    气也撒不出来了。

    “你快起来吧。”

    “谢谢公子。”小乞丐声音温和。朝他鞠了一躬,转身离开。

    “喂……你不去看大夫吗?”刘润看旁边有家医馆,出言叫住他。

    “我没钱看大夫。”小乞丐涩涩道。

    刘润哦了一声,刚往前走了几步,又折返回来。

    他最见不得穷苦人可怜的模样,家门前偶有乞丐乞讨,他母亲看见都会接济一些吃食或散钱,他们过得不容易,能帮便帮一点吧。

    刘润望着那个一瘸一拐的身影唤道:“喂!你随我来,我认识一个大夫。不收你钱。”

    当时的济世堂还只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医馆。整个小屋子里只有一个大夫,叫做温桢,四十多岁左右。行医多年,刚来到金陵,没什么名声。

    “又跟家里吵架了?”

    “我想学医,可我父亲说我不务正业,男子必须考取功名才有前途。”

    “为什么想学医?”

    “救死扶伤,医者仁心。这八个字很好,我喜欢。”

    温桢帮小乞丐处理了伤口,得知这孩子父母已经不在了,无地可去,遂留了他在医馆养伤。

    因没有名字,刘润说跟他姓,唤做刘畅,一生顺畅无忧。

    一来二去便熟识了,刘润总是瞅空子偷偷溜出去济世堂,十三岁那年,跟刘畅两人拜了温桢为师。因年纪比刘畅小一岁,只能当师弟。

    两位少年,朝夕相处,情谊日渐深厚。一位活泼开朗,一位温和内敛。

    刘润每次来都把家里好吃的点心搜罗起来,带给他的好兄弟刘畅吃。

    “阿畅,将来我们一起行医,名震天下。”

    “嗯嗯。师傅一定为我们感到骄傲。”

    流年不利,时疫盛行。

    许多医馆发难财,诊金哄抬至百两,药材难求,平民百姓根本看不起病只能等死。

    温桢不在乎名利,多为穷人看病。医术高明,被称为妙医圣手。

    而师徒三人行医,不看身份,不分贵贱,百姓们感激不尽,渐渐盛名远扬。

    济世堂悬壶济世,万民称颂。

    而刘润的父母见儿子在金陵有很多人称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