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上)

    第三章(上) (第2/3页)

这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我再说一遍,只要忠诚党的事业,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

    肖卓然说,丁院长,大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具体到医疗,涉及生命安全,我们必须讲究科学。

    丁院长冷冷地问,你是说我不讲科学?

    肖卓然说,没有X光透视机,我们就等于是盲人摸象。我们不能拿着刀子在革命功臣的身体内部盲目地寻找,人命关天啊!

    丁范生说,说我不懂科学,笑话!董存瑞手举**包去炸敌人的碉堡,你说是不是科学?不管是不是科学,他硬是把敌人的碉堡给炸了,这就是科学!你没有像汪亦适那样亲自尝试,你怎么知道我们的医生凭借肉眼就不能探测弹片弹丸?汪亦适他探测出来了,这就是科学!

    肖卓然说,这只是偶然的例子,不具有普遍意义,不能作为范例!

    丁范生说,我不管你什么偶然必然,你不要跟我咬文嚼字。我就认一个理,事实断是非,成败论英雄。就这么定了,程先觉,你们业务股起草一个报告,荣军医院向皖西地区所有驻军部队发出通报,我院拟为广大革命战争功臣解除痛苦,从下周一开始,接待负伤功臣,清查伤口,排除遗留体内的弹片弹丸。请各部协助,做好组织工作。同时,你们业务股抽调人员,向汪亦适同志学习,马上开展岗位练兵,人人争当排除隐身**的业务能手。

    程先觉的脑门沁出了冷汗,支支吾吾地说,好,好,我准备。

    丁范生一拍桌子说,什么好好好,难道你有什么问题吗?

    程先觉站起来,点头哈腰地说,没有,报告丁院长,我们……我们没有,没有问题。

    丁范生说,有没有问题都可以直截了当地说,你绕那么大的弯子干什么?

    程先觉说,没有问题,马上准备!

    丁范生又转向医政处长、政治处主任、供给处长等人说,你们几个,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啊,我们大家都是吃供给,都是穷光蛋,你们都没有钱,那不要紧,到时候给我当拉拉队,给做手术的医生们端茶倒水。

    众人皆唯唯诺诺。

    丁范生转向肖卓然问,肖副院长,你还有什么问题?

    肖卓然说,我保留意见。如果必须很快开展这项工作,我想请假。

    丁范生说,怎么,撂挑子?你肖卓然同志不至于这么小家子气吧?

    肖卓然苦笑说,就算是吧。

    03

    荣军医院厉兵秣马要轰轰烈烈地开展“清除革命功臣体内隐身**”活动的时候,郑霍山还在三十里铺的窑岗嘴脱砖坯。小城解放三个多月了,俘虏学习班的人大都作鸟兽散,有的查清了问题,表现进步,已经被新政权吸纳到有关工作岗位上了。有的志愿回到了家乡,参加当地的社会主义建设去了。也有极其个别的,被查出重大历史问题,加之隐瞒不报,妄图变天,暗中散布反革命言论,一经查实,送到监狱去了。剩下的,只有稀稀拉拉不到十个人,还在这里苦度日月。这里面就有郑霍山和楼炳光。

    这些人也是五花八门,譬如楼炳光,说没有问题吧,正准备打发他回老家,学习班的领导就会接到一封莫名其妙的举报信,检举楼炳光在皖西城解放前夕做过某某坏事。领导便组织力量去查,一查,事是有那个事,但又不完全是那么回事。过了几天,再次准备遣散楼炳光,学习班的办公室里又会出现一封举报信,揭发楼炳光的另一件事。组织上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还得认真核查。这样七查八查,耗去了不少时间,楼炳光只好老老实实地脱砖坯。

    奇怪的是,像楼炳光这样的倒霉蛋还不是他一个,俘虏学习班里共有四个这样反复被揭发从而需要反复被审查的人。

    郑霍山是另外一种情况。学习班给他的结论是“坚持反动立场,顽固不化”。这样的人,放是不能放的,送监狱吧,好像又没有查实有重大犯罪活动,关起来也不妥,只好暂时放在俘虏学习班劳动改造。

    通过皖西专区城工部,肖卓然调阅了俘虏学习班管教人员同郑霍山的谈话。管教人员问,郑霍山,你在解放前杀过人没有?

    郑霍山回答,我没有杀过人,但是我救过人。

    管教人员问,救的是什么人?

    郑霍山答,救的是军人。

    管教人员问,是哪家的军人?

    郑霍山答,是中国的军人。

    管教人员问,是共产党的军人还是国民党的军人?

    郑霍山答,国民党的军人我救,共产党的军人我也救。因为我是医科学校的学生,见习军医。

    管教人员说,你老实点,明确回答,你救的是共产党的军人还是国民党的军人?

    郑霍山答,我是国民党的医科学校的学生,见习军医,我救的当然是国民党的军人。如果你们让我变成共产党的医生,我肯定会救共产党的军人,这是常识问题。

    管教人员说,你是否拥护新政权?

    郑霍山说,我还没有看见新政权是个什么样子,谈不上拥护不拥护。

    管教人员说,如果让你参加工作,你是否愿意接受新政权的领导?

    郑霍山说,那要看新政权领导得好不好。新政权如果领导得不好,我为什么要接受?

    肖卓然看了这份记录稿,就觉得郑霍山的问题麻烦了。新政权可以说给这个人很多的机会,但是都被这个搅屎棍子自己给搅黄了。

    肖卓然并不是现在才想起郑霍山,早在他得知自己没有分配在**办公室或者城工部的时候,在他到杏花坞参加荣军医院的筹备工作的时候,他就开始考虑郑霍山的问题了。他不喜欢郑霍山,不等于说他不需要郑霍山,但是郑霍山何去何从,不是他能说了算的。

    肖卓然向丁范生告假,并非赌气撂挑子。“清除革命功臣体内隐身**”的活动,是他首倡的,这件事情做好了,他功不可没。但是他担心出问题。就在那天会上,他又产生了一个灵感,这个灵感既能帮助医院解决设备问题,又能在政治上帮助汪亦适和郑霍山。应该说,肖卓然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他先找了汪亦适,意思言简意赅,陈述新政权的困难,医院面临的窘境,尤其是在没有X光透视机的前提下大规模地搞什么“清除革命功臣体内隐身**”,可能会产生危险和负面影响,这一点汪亦适是很清楚的。现在新政权不允许向民间强行摊派,但是名流贤达自愿捐赠则另当别论。肖卓然向汪亦适反复强调并反复解释自愿和捐赠这两个概念,汪亦适不动声色地说,我明白了,要共产了。可是我本人一贫如洗,我们家的财产也不归我管。

    肖卓然说,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达者兼济天下。我跟你说心里话,凭直觉,财产多了并不是好事,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你要那么多财产干什么?强盗惦记,土匪惦记,毛贼也惦记。

    汪亦适说,还有你也惦记。

    肖卓然笑笑说,我跟你的情况差不多,我们家虽然比不上你们家大业大,但是也有良田近百亩,我这次不光是劝说你和郑霍山,我肯定是要拿大头的。我们四个原江淮医科学校的同学,要为新政权贡献一份厚礼,凑钱买一台X光透视机。

    汪亦适说,家父管理钱财一向精打细算,不该花的一分不花。我心里没数,你是不是派我回去讨要?

    肖卓然说,那是最好。不过眼下丁院长正在紧锣密鼓地要搞“清除革命功臣体内隐身**”活动,你可能走不开。你写封信,我亲自登门游说。

    在捐赠的问题上,汪亦适这里倒是爽快,但是到了程先觉那里,出了问题。程先觉说,肖副院长,你是知道的,在我们几个人当中,我的家境是最差的,不然当初也不会出现占郑霍山小便宜的悲惨情景。

    对于程先觉,肖卓然就没有那么客气了,肖卓然居高临下地说,原江淮医科学校的学生,没有一个是贫民出身,你就算家境再差,拿一百块大洋总是可以的吧?我可警告你,钱财多了不是好事哦,要知道,破财消灾哦。

    程先觉说,那我写封信试试,看看家里能不能省点出来。

    肖卓然说,语气要严重一点,就说你已经被荣军医院开除了,正要送到法庭接受审判,让他们多拿点钱出来给你买个平安。

    程先觉脸色极其难看地说,我怎么能撒这个谎,那不是要了我父母的命吗?

    肖卓然说,谁说你这是撒谎。你被开除,接受审判,这是不远的事实。

    程先觉吓得脸都白了,眼镜上霎时就蒙上一层潮雾,可怜巴巴地看着肖卓然说,我怎么啦,我哪里又犯错误啦?

    肖卓然说,跟共产党同床异梦,心怀鬼胎,对同志阳奉阴违,明知有些做法非常错误,不仅不敢抵制,连自己的真实态度都不敢表达。这是什么行为?说轻点这是看共产党的笑话,说重了就是幸灾乐祸!

    程先觉蒙了,张大嘴巴看着肖卓然说,啊,你是说丁院长那事啊?肖副院长,你要谅解我。我跟你的处境不一样啊,再怎么说,你是院领导,是老牌的地下党,你是自己人啊。我呢,我虽然是个起义人员,但我毕竟是从旧军队的医科学校出来的,你们,组织上对我不是考验使用吗?我哪里敢当出头椽子啊,我躲都躲不及啊!

    肖卓然说,少废话,写信要钱,破财消灾!

    自然,肖卓然不会当真让程先觉写信谎称自己如何如何,其实也是有话明说。几年后皖西专区划分成分,汪亦适和程先觉的家庭都因为曾经向新政权捐赠而被低划一等,可以说是肖卓然帮了大忙。

    04

    肖卓然带着程先觉去舒家接舒云舒的时候,舒南城正坐在后花园的亭子里闭目想事。听见管家通报说肖卓然和程先觉来了,舒南城睁开眼睛说,请他们先到后花园,爷们说说话。

    肖卓然和程先觉一前一后进了后花园,按老规矩给舒南城行了个躬身礼。肖卓然说,这段时间事多,没来看世叔,礼数不够。

    程先觉说,世叔,肖副院长这段时间确实很忙,日理万机。

    舒南城摆摆手说,百废待兴,千头万绪,我心里还没有数?你们也别拘泥于礼数,做大事要紧。请坐。

    肖卓然和程先觉落座。肖卓然说,新政权成立了,听说以后要搞公私合营了。舒家是大户,不知道世叔对于资产是怎样考虑的?

    舒南城说,你们今天来得正好,我也想就这个问题向你们讨教一二。

    肖卓然说,世叔过谦了,以世叔的胸怀和眼光,一定是有了计划。

    舒南城没有马上回答,吸了几口水烟说,要说财产,毕竟是自家血汗,没有不珍惜的道理。舒家立身的准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家有万贯,吃饭不过一只碗,睡觉不过一张床。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财富造福一方,也是用得其所。

    肖卓然说,世叔境界之高,在晚辈意料之中。家父若能有此胸怀,晚辈就放心了。

    舒南城说,大势所趋,情势所迫,我们还是要识时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千年古训。但是又有多少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最后落个家破人亡身败名裂的下场。你们这些读书人,家境都很宽裕,用共产党的话说,是革命的对象。但是,要真的把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财富拱手相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皖西解放前后,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怎么办?尤其是像你们肖家,世代耕作,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粒汗摔成八瓣,省吃俭用,有了田产地产,转眼之间就成了别人的了,心里的弯子是很难转过来的。

    肖卓然说,晚辈担心的正是这个问题。

    舒南城说,卓然,先觉,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随家父去给一个贪婪成性的富人看病,那个人病入膏肓,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他的家产,让家里人把账簿抱在他的床前让他过目。第二天他死了,父亲悄悄地对我说,孩子,看看他的手。我看了,但是我不明白父亲的意思。回到家里,父亲对我说,你从他的手上看见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死相,气血双无。父亲说,对了,你看见了他的手掌,他的手掌是摊开的。以后有机会你注意看看新生儿,那都是攥着拳头的。人都是这样,攥拳而来,撒手而去。父亲讲的这个道理就是我的人生信条,我们辛勤创业,并不是为了自己。共产党就算把我们的财富没收了,他也不是为了自己,为的也是老百姓。这个道理我们要想明白。

    肖卓然说,世叔所言,深刻精辟。我将把世叔的教诲转述家父,促其觉悟。

    程先觉木着脸说,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