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傲骨正气

    第二十一章 傲骨正气 (第2/3页)



    公子又问:“夏季呢?”

    吴芷嫣回答说:“发大水有点吓人,有如万马奔腾之势,可是大水没多久的,最多天把两天,有时只几个时辰。平时稍大些,却也相差无几。”

    公子笑道:“那是自然,易涨易退山溪水。”

    吴芷嫣冲公子笑道:“公子总是能出口成章的。”

    后世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而已,哪有什么出口成章。

    也不说破,公子哈哈大笑道:“走吧,早点赶到的好。”

    三人在路上这一耽搁,到庄上时天色已晚,吴芷嫣着管家安排,便在庄中住一宿。

    夜间公子交给吴芷嫣一个清单,吴芷嫣也不问,便按清单上所载找匠人和物资。

    次日清早,公子想到外面走走,吴芷嫣让剑奴带上干粮饮水跟着。

    他本想单独跑跑,可是也没有个理由,只好作罢。

    辞别吴芷嫣,带着剑奴,策马朝东南方向跑。

    时山下早无积雪,加上晴了数日,路上也好跑,公子久不运动,又想多了解一下情况,足足跑到太阳正中时分。

    望着一路景象,他不时皱眉。一路跑来,及目之处,千般景象,如自己梦中所见略同。

    两侧山虽不高,却是森林茂密,两人难以合围的参天大树常见,也有几处好远没有人烟的地方,猿鹤相亲,松篁交翠。

    有人烟的地方,村民集中在一起,结成寨子居住,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百姓不是穿着本色的粗麻布衣物,便是染成青绿色的麻布衣服,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全是草房泥巴屋和身着汉朝那古老的服装的人在田地里忙碌。

    公子心想,这马虽不是日行千里的良驹,但全力跑五六个小时,也不近了,这要是人工布出这个场景,也不太现实。

    行到一村寨中,下马进民宅中询问,连去了几家却都是一般模样。

    人们穿着麻布短装,家中没有桌椅,讲的和吴芷嫣教的语音相同的话的。

    公子找借口去工具棚中查看,看到了那些只能在书中才能见到的耒、耧、锹、锄、犁、镰刀等古老式样的农具。

    仔细看看,这还真像是汉朝的东西,犁壁是直辕犁。

    还有双辕和单辕之分,基本上是二牛抬扛式,这玩意儿能保证田地犁得平直,比较容易驾驭,效率也较高,跟后世的曲辕梨有天壤之别,一眼便能认出的。

    可这种应该是适合在平原地区使用,怎么会出现在这山区呢,不禁让人起疑。

    这时剑奴策马来到,说是再跑就回不去,再转两湾,跑到下午那便到了金铺观。

    那是汉昌县治所在,没有通关文牒,吾等进不了驿馆,今晚就得露宿山林了。

    公子心思,自己这好不容易下得山来,定要将面扩大些,不朝前去,那朝两边去走走,也是要去的,便问剑奴带了钱没有?

    剑奴问这村野之中要钱干嘛,公子道是怕回去时天黑,找村民买几支火把,剑奴笑着摇头,找那村民说明来意,讨了一梱杉树皮来,又要了一些带松脂的柴火来。

    剑奴道:“这些人家都是吴家庄户,不要钱的。”

    于是吃点干粮,又借讨热水的由头,又到几户山民家里看看,哪有一点22世纪叶页的气息?

    策马而去,还看见数山粗实楠木,多处参天的红豆杉,这下公子这下差不多是说服自己是真穿越到汉朝了。

    二人就着热开水吃点干粮,吃饱喝足了,便往回走,行到一转弯处的石山边,公子想朝山里看看去,可是又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有路没有,便停了下来。

    让马到沟中喝点水,坐在山边岩石上,与剑奴说说这里的情况。

    剑奴自是知无不言,对公子来说这都是新奇事物。

    晒着太阳,一个爱说,一个爱听,二人坐了有点久。

    突然听到一阵战马嘶鸣之声,剑奴问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