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狐疑难解观主角

    三 狐疑难解观主角 (第2/3页)

花样的东西,我好奇地点开。发现它能把你喜欢的网站,通过这个小方法,放到浏览界面上来。只要把那个网站复制过来,网名写上就行,这样就不用放到收藏夹里的。因为收藏夹里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还占有空间。

    哦,我算是明白了,可是,我发现你注册的这几个网站都不用输密码,很多网站打开一次都要输密码,你这是怎么做到的?

    这跟浏览器有关,他说,有几个浏览器,他们有记忆密码和用户名的功能。只要你注册成功,输入密码以后,它显示有个似乎要保存密码和网名的提问。你只要点成了保存,以后就不用再写密码。这是自己个人的电脑,又没有什么隐私,完全可以公开化。我就用这样的浏览器,非常方便。真的要感谢这些开发商,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方便。

    我非常地惊异:这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爱学习的人。难怪他从来没有上过学,可现在用起这些现代化的电子产品,简直是游刃有余,简直比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还应用自如。我面对他,还真有一些自愧不如了。

    那你怎么样想起要读书了?一个从来没有读过书上过学的,就怎么能学到这么多的知识呢?

    我费解地问道。

    唉,他叹了口气说,这也是没法子的呀。我成了致富带头人,被选上了县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是要写议案的,可我连个名字也不会写。整个人大政协里面,我是唯一的文盲。人家别人好歹也有个小学或者中学学历,我一个大字也不识,根本没法完成这个东西。虽然心里有想法,但也没法表达,根本就不称职。求别人给写,一回两回还行,次数多了人家也厌烦。不写吧,自己又觉得不称职,非常为难。很多议案,只有找我的侄子帮忙。他是政协委员,也是民盟成员,文化也高,只得由他替我来写。时间长了,他说你干脆认字读点书吧,求人不如求己。

    你想他这样说,不是为难我吗?要不是我是他叔叔,我总以为他是跟我开玩笑的。要不就是厌烦了,不愿意帮我的忙了。因为他可是大学生呀,而我连我的名字也不会写,怎么认字?怎么来写议案?

    他对我说,这不是开玩笑,因为他从他的经历,完全证明,一个人要想学习,要想读书,跟学校跟老师根本没有关系。人是有很强的自学能力的,只要有条件,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学习,实现任何目标。

    我不客气地说,他完全是胡说。因为我知道,他不仅上过小学,初中高中,还上过师范和大学,完全就是从学校出来的,怎么能跟学校和老师无关呢?

    他给我说了他自己的经历,我才不得不相信他说的话。原来他是六六年入学,七四年高中毕业的,从小学到高中只读了八年。而这八年,也没有真正去读:不是游行示威,就是背毛主席语录,学工学农,把地里的苗子和草一起除掉,谁也不敢说他们不对。他能把一本毛主席语录倒背如流,还出席过全县学毛主席积极分子代表,八九岁就是全县的风云人物。正因为如此,他说他所有的知识,除了毛主席语录,什么也没有学会。因为他是文科生,但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没有文科生的所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地理。政治课是假的,语文课也是政治课,甚至连汉字也没有认识多少。所以,他说真正的知识,特别是文科知识,完全就是他自学的。原因是他的汉语拼音学得最好。因为我们村在他之前,从来没有学校,他也算是运气好的。因为X开始了,有一个大城市的女知青为了逃避插队,跟着她的新婚丈夫来到我们这里。她的丈夫是农科站的技术员,她因为没有工作,就在我们村当上了代课老师。人长得很漂亮,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我们村办起了第一所学校。所以我的侄子作为他的学生,汉语拼音学得相当好。

    他说他唯一感谢的老师,就是他的这个启蒙老师,教给他汉语拼音。他高中毕业以后回村里接受所谓的贫下中农再教育。虽然仅仅只有十六岁,但他是一个非常爱学习的小孩,爱读书,但找不到任何可以读的书。课本根本没用,课外书也没有。他就用汉语拼音这个优势,背新华字典和汉语成语小词典。在农村两年,这是他唯一读过的两本书,他把这两本书背得滚瓜烂熟。以后所有的知识都是他自学的。所以他说,只要你愿意学,我教你汉语拼音,只要把汉语拼音学会了,就去背字典。字典上的字只要背会五分之一,你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文化人。剩下的就是怎么去读书了,所有的书我都提供给你。

    我对他的提议将信将疑。但为了不被人小看,跟人大代表的身份相配合,我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他的要求,就跟着他学汉语拼音。好在现在的条件非常好。他给了我一个学习机,上面就有怎么教汉语拼音的。他又给了我一个新华字典。我很快学会了汉语拼音,按照拼音看新华字典,看现代汉语词典。这汉字的关就过了。他又借给我很多书。后来为了方便我阅读,还给了我一本电子书。他把他下载的书,他自己读过的书,都给我拷到这个电子书里。好在现在我也学会了,我自己也有电脑,也能够找到我要看的网站,自己下载书。没事了,就读上几本,只当做是消遣嘛。咱又没有什么追求,只要能完成政府交给我的任务,我就心满意足了。只是让我不满意的是,在我的履历表上,在文化程度一栏里填写的还是文盲。因为填写任何学历,我都涉嫌伪造,我哪敢去犯法呀。

    他苦笑着说。

    我听着他缓慢的叙说,不得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在社会转型时期,从一个诞生文盲和流氓的时代,转型到崇尚知识,崇尚文明和崇尚文化的时代,生活在这个转折型时代的人们,一切皆有可能。同时,我为他和他的那个神秘的侄子,顽强的自学精神所感动。而他现在的文化程度,认知水平,完全不亚于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现在不是在实行一个等同于或者相当于这样的时尚吗?很多有权有钱的人,他们没有接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就填这一个等同于大专文化。很多人干脆到大专院校,交上一笔费用,就成了在职研究生,摇身一变,成了有学问的人。你也完全可以这样做的。

    唉,何必呢?我读书学习,只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不管穷也罢,富也罢,得势也罢,失势也罢,明明白白活一辈子就好。人到这个世界上干什么来了?就是要了解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来的。认识得越多,了解得越多,人就活得越充实越明白;越充实越明白,人也就有了存在感和价值感。我觉得我现在就挺好,根本不需要沽名钓誉,向别人证明自己。现在这个社会,你要想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其实是很容易的,不是我侄子求学的那个时代了。现在的小孩,多么的幸福,因为他们有书可读。而我的那个侄子,他为什么要读字典?就是因为无书可读。但最笨的办法恰恰是最有效的办法。因为很多人别看文化程度很高,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认识的。不客气地说,包括你们央视。我看到那个法制栏目上,飘着的字幕,经常写着,一个暴躁的父亲,居然残忍地“弑”儿子。那个字虽然也有杀人的意思,但它是特指的:只指晚辈儿杀长辈儿,或地位低下的杀地位高的。不是指一般的杀人,完全用反了。这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咱们中华文化,中华文字,是非常博大精深的。

    我听着,还真的替我们的同行感到惭愧。不过,这个字的意思我是知道的。但好在不是我出了这样的问题,也不必在这个老人面前感到自责。所以说学习是终身的:不要以为我们从学校出来了,我们有了吓人的学历和文凭,我们就拥有了一切知识,我们就什么也知道了。

    下午,他领着我到地里,一人拿了一个小铲子,提了一只塑料袋,去刨黄蒿苗。过了清明节,正是黄蒿苗生长的时机。田地的地畔地塄上,到处都长着绿油油的黄蒿苗。学名叫茵陈,既是蔬菜,又是中药,是保肝养肝去肝火的良药。气温虽然还有些微冷,但这种生命力极旺盛的草就迫不及待地生长出来了,给黄土地装点上了一抹绿色。

    我们一会儿就刨了一大袋子。拿回来,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一个一个地把根部掐掉,摘掉死叶子,再用清水淘洗。田园里的尘土非常多,清洗了四五遍,才把泥土洗净,黄蒿苗才显出翠绿的颜色来。

    我问他要做什么菜,他说做黄蒿苗谷垒。

    这谷垒是什么东西?我怎么没听说过?是哪两个字呀?

    他说,就是傀儡,把人字边换成“饣”字旁,是一种最古老的饭菜,很多文献里面都有记载,但他们用的都是错别字,只有这两个字才是最准确的。

    这更让我惊讶,我敢肯定,99%以上的人都不认识这两个字,怎么他这样一个号称文盲的人能知道呢?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字吗?还是他自己想像出来的,我表示深度的怀疑。

    他看着我迷惑的脸色,笑了笑,从书柜里拿出一本书来,是一份厚厚的词典。淡黄色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大的字:《嵎州方言词典》。他把词典递给我说,这些字在这本字典里面都能查到,是我侄子编写的。他说我们的方言,经过他考证,就是古代的一种官方语言。他因为背字典都背出来嗜好了,就收集整理我们的本土方言,自编自写了这样一本书。甚至连排版包括封面设计,都是他自己做的。

    我接过书,翻到封底,看到了搜集整理排版都是作者自己做的,甚至还有自造字这样的内容。

    什么是自造字呢,我困惑地问他。

    就是因为这些字太古老了,一般的字典里根本没有,甚至连电脑里也没有。电脑里最全的字库叫《字符映射表》,好多字也没有。他只能用造字程序自己来造,所以有很多字就是他自己造的。

    这令我更加惊讶,难怪马吉平这样优秀,他有这样一个酷爱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