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信念 第十四章 碑林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信念 第十四章 碑林 (第1/3页)

    当天下午,陆天麟带孙成栋进入石窟。

    门口守卫又把孙成栋扒了个精光,好在有单独的密室检查,不会被外人看见,因为士人不光是男人。

    进入石窟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走廊,迎面风力很大,吹的衣摆飘飘,很像是除尘通道,转了几个弯进入一个大厅,钟乳石柱林立,光线来自四面石壁的萤石。

    大厅一面像一堵墙,两边有入口,踏入进去就是甬道,两侧一块块石碑贴墙安置,甬道岔路越来越多,互相连通,石碑逐一编号,上面刻满了文字。

    陆天麟见孙成栋走马观花一般不停留,只是扫一眼慢慢通过,知道他已经把编号靠前的这些研读过,又走到一个厅,四面石碑贴满了墙壁,陆天麟说:“前面的都是基础知识,过了这个厅穿过甬道到达下一个厅,此后一直是这种布局,厅厅相连逐一递进,一共八十个厅,五大类若干体系,互相独立也有交融,一个人不可能学完这么多内容,只能精研一类或者一系,遇到学科交叉就要来这里寻找知识,所以这里长盛不衰。”

    孙成栋只对自然科学感兴趣,人文、社会、感悟这些方面的知识体系繁多且观点各异他不想陷进去,而且石刻上记录的这几类知识都以客观描述为主,并不引导研读的人形成固化思维。

    一连走过六十多个厅,记录的都是感悟、道理、规矩、律法、人性、管理等等,可见人性复杂,需要无数文字从各个角度剖析社会,从王朝到国度再到社群及族群,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太多。

    一千年来,这个世界遵循所学建立起复杂庞大的系统,但是自然科学没多大建树,可见管理人已经多么难,前一世经历了几千年时间才有了大致的轮廓,才开始发展自然科学,这里已经有雄厚的基础也要一千年才有了社会雏形,具备了发展自然科学的基础,天知道要过多少年才能达到工业化的程度。

    确定了自然科学在哪,孙成栋告诉陆天麟,此后他会每天来这里研修,十几个厅他会有选择的学习其中一部分。

    两个人返回外界急不可耐的上厕所,解决完问题再吃喝,然后倒下休息。

    连续十多天,孙成栋只看基础部分,高深了不适应这个生产力低下的世界,因此他学的很快,陆天麟一直陪着他,时不时问一个问题,孙成栋有问必答,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能答出来不难,难的是理论基础不好解释,所以陆天麟发蒙的时候孙成栋就闭嘴,说他只知道死记硬背,说不出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什么。

    多了个人,抄录的很快,捡用得着的记录了两大本皮纸书,此时的进程才过了十几个厅,后面可学的东西还有不少,恰在此时,铁锅铸好了。

    高炉是现成的,改造的材料样样齐全,重新做一个鼓风气囊也不费事,研磨细沙加腊筑模举手之间就做好,第一口锅做模型,很快铸造出几十口,陆天麟提了一个回家给孙成栋看。

    “不漏水不渗油,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