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信念 第四十章 大世纷争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一卷 信念 第四十章 大世纷争 (第1/3页)

    云州城北早已被安排用来接待赴考的士人,除了第一考已经登榜的人该来的都来了,保安署一仆王安平说不该来的也都来了。

    连片的帐篷住满了人,嫌这条件差可以去外地城市居住,陪同士人来的多到没办法统计,大概齐三百万带拐弯,领取参考木牒的人一百万零一点,绝大部分说是来感受一下气氛,五年后再分高下。

    如果把士人划分为初期、成长期、成熟期、提高期、钻研期、精研期,再到大家、半圣等等,不同时期不同高度的士人肯定是越往低层人数越庞大,那么明知道司考艰难仍坚持来的一百万,应该是天下士人的主体数量。

    这些人曾在新国发展的各个阶段伸出援手,奔走呼号为新国募捐筹粮下乡助教等等,所以新国子民对他们不仅仅是表面的客气,士人感受得到那份真诚,参与过的没参与过的都与有荣焉,人人春光灿烂走路带风。

    对于新国拿不出更好的招待条件倒没人拿出来说事,腚大个疆域的小国背负着八千里中原这么大个包袱,新国没垮掉已经让人高看一眼,要啥自行车?当然,这句是孙成栋的心里话,他才不肯把钱粮白拿出来,五司现在学的越发抠门,曾经《新国民报》是免费刊物,现在一份报收取一分银子。

    来了这么多士人,为的不是考试,而是心中那杆信念的大旗矗立在新国。

    司考流程没什么变化,只是分成四天,两个考区严格封锁,考完一区再让第二区进场,要不然容不下这么多人。

    这次的考题非常多,再不是自由发挥为主,大部分是判断对错,自由发挥的有两道题,一题是征集来的:论新技艺的扩散趋势与速度对各国的影响;另一题是新国出的:论士人信念的自我坚持与修养。

    这次考评的期限仍是一个月,标准答案对照判断题很容易知道对错,主要精力用在辩题上。

    第一题的答辩角度各异,有的人论的是军事变革,有的人论的是制度建设,还有人论子民生活的提高,方向上分出几十类,第二题不管是出于自信还是自我标榜亦或痛心疾首,大方向上没有偏差,只看文采和逻辑是不是高手倒是容易分辨,也不乏一些人借机对新国歌功颂德。

    这次有第一次司考做参照,来的人水平不再有明显的分层,水平接近同一层次的士人群体庞大,从中挑出拔尖的、标新立异的不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所以最初的一评审了二十天。

    二审考评完毕用了七天,众人觉得用不着三审,可还有时间,于是挑出文采最高的十个人单独放在一边,人家表达能力突出自然能更容易获得号召力,同样是精研学问,你能深入浅出的让庶民接受和理解专业士人都发蒙的知识就是高人一等,这十人可称半圣。

    或者说,这十个人承载着士人太多的期盼!

    开榜之日,保安署先安排好疏导交通才宣布士人入场,原本以为一千五百人的大名单不会有变动,却不料榜单旁边贴着公告,说有十三个人就是附近的士子,这些人操守有问题,不配登榜,而现在登榜的人也要接受公审,如果当地人传来口碑风评说某人不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