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艰难

    第18章 艰难 (第3/3页)

 村里的青砖瓦房,总共也才四家,它有这么讨人嫌?

    抿抿嘴,问出最关心的问题,“钱够不?”

    一间青砖瓦房至少也要二两银子,更别说柳瑜那压根不会委屈自己的性子,定然什么东西都挑最好的。

    “不够,”柳瑜摊手,“按照我的预算,至少需要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老太太震惊不已,“你盖的金疙瘩啊,这么多钱!”

    老柳家当初盖了八间青砖大瓦房,所有东西都是现买的,也不过三十六两银子。

    自家孙女只是盖五间房就要五十两,怎么可能?

    “房子是几辈子的事,马虎不得,那些大户人家起宅子,一根木料就要几十上百两,”老爷子倒是很能理解,“主要是没钱!”

    “这个不怕,你们全跟我上山,一个秋天就赚得差不多。”

    或许是因为没人认识,柳瑜发现山上药材挺多的,之前没在意,却不想反而成了顶梁柱。

    “你们娘几个去,我带着逸小子下地干活,地里活已经耽误两天,再不浇水,今年怕是收不到多少粮。”

    “爷,”听到老爷子的话,柳瑜突然想起来一直压在心里的疑惑,“咱们村不是有木匠,怎么不做辆水车?提着桶浇水又累又没效率,这不是瞎折腾人?”

    闻言,老爷子挑眉,“你从哪听到的水车?”

    “没,没有么?”

    “有是有,咱们村没这本事造出来,”老爷子叹口气,“这种东西都掌握在大户人家手里,普通人见都没见过,更别说造!”

    三家村的人,老爷子看的清清楚楚的,唯一的能耐人就是村正了,读书人有见识,其他人真的很一般。

    村里的木匠打个凳子都能四条腿不一样长,更别说让他造什么水车。

    “水车很难?”

    “还用说?”老爷子冷冷地瞥一眼孙女,“咱们这地根本不缺水,为啥没人种稻谷,不就是水太难弄,只能换成耐旱的黄豆、栗米!”

    三家村虽然靠着山,地势却难得平整,好处有,田整整齐齐的,好收拾也好管理。

    坏处嘛,浇水特别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