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辉煌过的王朝

    第一章:辉煌过的王朝 (第2/3页)

    “那么,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要事要上奏?,没有就快些散了吧,待改日称奏疏即可,不必面见”张啸杀有些乏了,说罢就要起身。

    “王上且慢,臣有事要奏”

    张啸杀刚要起身扭头一看是赵赫要奏,又只得坐回去。

    “赵丞相,你又有何事啊?”

    “臣赵赫状告右丞相郭擎,不理灾情,贪墨钱两。”

    “口说无凭啊,赵大人你可得讲证据”。说话的是治栗内史孙大海

    “你孙大海和他郭擎都是一丘之貉,嘿,这真是主人没急,狗先跳,你出来狺狺狂吠什么,证据自然有,看看这个!”

    赵赫拿出那份纸卷:“看看!这是安鹤郡监御史刘峰写的,从元禾五十九春,其下有四座城遇洪水,现在已经元禾五十九秋了!

    这封奏疏一直被压着没能上报,直到前些日子有一弓箭射入我府中,这才被我得知,刺客已自绝身亡,此为死谏啊!

    滔天洪水冲垮了城墙,至今当地黔首还在水中生活,仅有的木家具也被劈砍成柴火拿去煮饭,再后来洪水蔓延至各家各户,连火都生不了,当地黔首已经到了仰食桑葚的地步了。郭丞相对此事置之不理,那里的百姓,饿的啃树皮,食腐尸,却还有人下令还不允许灾民到其他郡。”

    宦官刘志小跑着过去接过纸卷递给了张啸杀。

    张啸杀拿起端详,上面的字迹写的很潦草,似乎写作者写的时候很着急的样子。

    赵赫接着说“如果到了其他郡就直接被你们按做流民押入牢中。

    安鹤郡郡守吴子柯三次上书恳请发放赈灾粮无果后,只能集结当地乡绅,名门望族,自行筹措粮草赈灾。

    西面越国蠢蠢欲动,杜裕峰几次恳请调拨钱粮,增派兵员,你可曾拨过一文钱,一个兵?”

    “还有你孙大海,多地旱灾,你治栗内史干什么吃的,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你,看看这几年,粮食产量可有上涨。”

    郭擎笑了笑:“赵老弟,你总算说完了,那我来说说,

    首先你说死谏,这事或许是有人派死士故意为之,挑拨你我二人的关系,毕竟那份纸卷当初只有你看过,与你现在交上去的一样与否,这可值得推敲。

    赵赫面色铁青:“我交上去的,当然与我看到的一样!”

    郭擎又说道:“安鹤郡旱灾,我早曾下令其他几个邻郡救济灾民,如果是几个郡不听我的令。

    这应该让御史大夫李杨来检查督促各郡?怎么能赖到我头上呢,反正我现在谁也管不动了,没准过几年,老哥哥我就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郭擎两手叉腰,咧嘴一笑。

    “嗯?这个,这个左丞相说的有理,右丞相说的也不错”御史大夫李杨忽然被点了名,只得匆忙应答。

    “不可,不可丞相您为宏渊尽心尽力,鞠躬尽瘁,咱们都还得仰仗着您呢,您可不能现在撒手不管,回家自己享清福”孙大海谄媚道

    “哈哈哈哈,孙内史言重了,咱宏渊青年才俊那么多,我们这些再半截入土的人也该让让位了。

    再说了,诸在场位看老朽我穿的素衣,哪里像贪污银两的人,我要有钱,我早给自己置办几件锦衣华服,穿着身上,岂不美哉?”

    “至于杜裕峰催粮之事,我昨日已派孙狈押送粮草,十日之内,必到黄石关,诸位不必忧虑。”

    “好了,好了,”张啸杀打断了他“孙大海。

    “臣在”

    “安鹤郡洪灾一事交由你来处理,调集其他郡的粮食,每个死者三匹绢作为丧葬费用,棺木费也要一并发下去,派人去勘灾,看看范围,和受灾人口,七岁以上的灾民每人二千钱。”

    “这”孙大海眼睛滴溜一转,紧接着仿佛眼睛发酸一般,泪水在眼眶打转。

    “怎么,还有事?”

    孙大海略带哭腔地说道:“回王上,国库里,没有那么多钱可以使了”

    张啸杀有些恼了:“混账!那你给我说说看,这钱都到哪去了,说不出来,寡人治你得罪,诛你的族!”

    “回大王,臣冤啊,近些年来,收上来的税是一年比一年少,今年只有,只有一百七十万贯文”

    张啸杀皱了皱眉“怎么会这么少?”

    群臣也议论纷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