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黑药

    第20章 黑药 (第2/3页)

娇子币厂和兵工厂都在南湖,诸葛晨干脆把沿湖一圈,全部画作了军事区域。

    军事区内,修建了围栏、铁丝网、瞭望台,关键出入口,还有暗堡、明哨等。

    特别是兵器坊,所有进出的材料,没有诸葛晨的同意是不能进出的。

    参考后世仓库的管理方式,仓库的出入库必须两个人以上来执行,而且凭借军师府的批条才行。

    估计魏国的探子随时都盯着这个区域,但是短期内还是没有办法渗透。

    作为一名军师,需要掌握的事情真的很多,诸葛晨现在还真的没有办法一一的忙过来。

    像兵工厂、情报中心、物资保障等等,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落实。

    把这些事情都列在日程表里面,以后将一一的落实,况且现在手里缺人啦!

    所以诸葛晨决定了,在军校里面开始相关的专业课,不过要等到半年以后,等到这批人前半年的常规课程结业了,才能开始专业的课程。

    这次去汉中,身边的将军只带了姜维,姜维是诸葛亮提拔的人,自然忠诚度还是比较高的。

    军校的事情就交给魏延了,制定了专门的常规体能训练和文化课程。

    临行前向诸葛亮告了别,商议了双方远程联系的一些方式,诸葛亮倒是安插了一些细作在魏国和东吴,但是这些人的消息都来的不是很及时,而且高层的渗透率也显得不足。

    丞相府养了不少的信鸽,就是用来传递消息的。

    诸葛晨编写了一个简易的密码本,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看到这个密码本的时候,十分感叹诸葛晨的加密方式,这里面虽然主要用的是一本书,而书里面的页码数字,是双方同样的册子才有的,不管中途谁截获到了情报,没有密码本和这本书,就没有办法破解。

    对于特别紧急的情况,比如敌人偷袭成都、或者大王和诸葛亮病重,双方约定,就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每月的一号或者15号,升起孔明灯群,只要成都上空升起了这个,消息就会通过传递到边关。

    可以说,诸葛亮真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唯一可以和他抗衡的就是老奸巨猾的司马懿。

    军事院校招生不是还有400名不错的学员吗,诸葛晨前一段时间交给营门口的军营了,后来想了想,还是不很稳妥。

    向蜀国原来的兵营,这些将官能够教出来多少好的士兵就够呛了。

    于是,挑选了200来人,确实还不错的苗子,放在了华阳军事院校,开了另外一个班,主要是学习战斗技巧的,这些人当中也会有一些人成为将军的材料,另外也负责拱卫南湖军校周边的安全。

    而这次去汉中,就从中挑选了20来个比较灵光的士兵。

    “各位学员,”诸葛晨说,“这次我们到汉中探查边境军情,一路上也会给你们进行一些实战的经历!”

    “希望你们不会让我失望。”

    “保证完成任务!”众学院都十分兴奋,一来是被军师亲自挑选出来的,感到十分荣光。

    二来,跟随军师去前线历练,这是当士兵的荣幸,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

    一行人悄悄的出了城,从北门出发,往绵竹方向而来。

    这次出行的装备都配置的挺好,每人都有一匹好马,崭新的军服。

    随行5辆马车,其中诸葛晨只剩下一辆4轮马车,其余的都是老款的两轮马车。

    把士兵分为2个小组,选了2个小组长,一个小组由姜维带队,负责探路和周围的军情处理。

    另一个小组,紧跟在诸葛晨的周围,负责物资的保卫和后勤工作。

    两个小组长,一个叫赵牧,据说是赵云的侄子,诸葛晨看在崇拜赵云的面子上,也想给这个家伙一些帮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