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洛阳纸贵

最新网址:m.kudushu.org
    第23章 洛阳纸贵 (第1/3页)

    诸葛晨等人住进了一家名叫“悦来客栈”的,这个时候的客栈可以住宿,楼下大堂可以吃饭。

    洛阳此时的繁华程度就远远胜于成都了,由于其特殊的地利位置,地处中原,交通发达,所以商业也是比较的发达。

    洛阳纸贵的故事: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洛阳纸贵的意思,我国古代成语,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常用此语。

    “洛阳纸贵”,拿“纸”说事,其意义,却与“纸”无关。

    由于曹操酷爱文学,尤其善于写诗,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都很有文学才华,但是三人的诗词风格又有所不同。

    曹操诗慷慨悲壮,刚健雄放。他笔下的题材常与军事活动相联系,这与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

    曹操的代表作是,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丕诗多写游子思妇,男女风情,风格婉约阴柔,悱恻缠绵,细腻委婉,情感凄凉哀怨。

    曹植前期的诗歌乐观开朗,昂扬豪迈,清刚健美。

    后期诗歌由于他的生活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诗歌风格也变得隐曲深沉,情绪低落。

    “三曹”同为建安时期的诗人,具有共同的建安风骨特点,但由于三人的社会地位、经历不同,其风格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正因如此,“三曹”的文学形象才更加鲜明,更具魅力。

    而正是有了上层人物的喜爱文学,所以,魏国的诗词文风十分盛行,吟诗作词成为洛阳文人的一股风气,所以,洛阳的书写、文具销售也是十分畅销,因此,洛阳纸贵来说,还是有点道理的。

    毕竟市场的需求在哪里嘛!

    诸葛晨刚住进悦来客栈的时候,魏国的探子就已经盯上他们了。

    为了不打草惊蛇,诸葛晨等人住店后,大部分人都在酒店没有外出。

    诸葛晨只得带了赵牧和霍戈两人,乔装打扮一番,从后门悄悄的溜了出来。

    洛阳的东西大街全长1500米,宽八到十二米,分为东大街和西大街两部分。

    东大街西起兴华街,东至新街;西大街西起西门口街,东到兴华街。

    东西大街的路面全部用青石板铺就,是洛阳老字号店铺和风味特色店铺的集中地。

    诸葛晨等人走上东大街,看着眼前的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卖粮的粮铺和卖布匹的,是主要的,也有一些药材铺,一些食店。

    诸葛晨走进一家曹记粮铺,装作买量的客商。

    一个精干的小伙计赶紧上前,“请问大爷,你要买粮吗?”

    诸葛晨贴着一点小胡子,扎着方巾,显得成熟了许多,加之身上一身的绸缎,伙计一看,就是有钱的人家。

    “伙计,你们这粮食怎么卖?”

    “大爷,你是府上要的梁米吧(好米)”伙计笑呵呵的说,“这个要400钱一石!”

    诸葛晨说,“如果是没有去壳的谷子呢?”

    伙计说,“这个就要便宜很多了,谷只要220钱一石!”

    看来这个去壳的人工成本还是蛮高的,诸葛晨想到,这个时候的去壳工具还是比较原始,的确很耗费人工的,而我国在汉代就发明了水碓,但是这个水碓的使用普通人家是买不起的。

    因此,普通人家都是买来稻谷,拿回家中自己用手工舂(cho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kudushu.org